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有60多个城市出台了各种限制性措施,限制或变相限制经济型轿车使用。而这近60个对微型车限行的城市,城市本身或所在省份都没有生产微型车的大企业,那些有微型车生产的城市,如重庆、西安等,没有颁布过一个政策来限制微型车行驶。
这些限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型轿车无法在这些城市里正常销售、使用。消费者无法按照自己的真正意愿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轿车。
三、政府在中国轿车消费市场中的影响力
(一)在经济状况中的影响
1、生产力水平
马克思指出,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消费而无对象,不成其为消费;因而,生产在这方面创造出、生产出消费。”(注3)也就是说,生产的内容决定消费的内容,生产力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不同,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获得生产资料和消费的方式也不同。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实行的政治和经济政策,将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因而影响到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如果生产力水平发达,社会进步,商品交换发达,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就高,自然而言,对于轿车等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就多。
2、国家实行的经济政策
汽车因为产业链长,带动范围大,决定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在汽车行业,尤其是轿车行业深远和广泛,所以中国的车市一直以来都有“政策市”的说法。经济政策的推动是轿车消费市场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国家利用经济政策影响轿车消费市场的主要措施有:
(1)通过行政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强制控制财政支出和信贷投放,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使经济增长率较大幅度地迅速回落。从而控制轿车产量,影响消费市场;
(2)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市场性货币政策进行调节,控制或推动经济增长速度。抑制或扩大消费市场等。
(二)在轿车价格中的影响
1、对进口车价的影响
(1)关税、进口配额和落地完税制
① 按照加入WTO的承诺,中国政府将如期对进口车关税进行下调。据商务部公告,2004年排量3.0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由38.2%下降到34.2%,降幅4个百分点;3.0升以上由43%下降到37.6%,下降5.4个百分点。同时,关税的如期下调还引发了进口汽车综合税率(含关税、增值税率和消费税率)进一步微降,使得去年进口车综合税率分别比去年下降了4.92%—6.86%;今年进口车的关税将进一步全面下降到30%。这意味着,排量3.0升以上的进口汽车关税将下调7.6个百分点,3.0升以下将下调4.2个百分点,下调幅度超过去年的水平。关税的下降肯定会使车价伴随着关税的下降而下降。
② 配额许可证贬值导致去年进口汽车价格大幅下降。去年一张价值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许可证,今年暴跌至几千元,甚至一文不值。进而引发了进口车价格市场的“大地震”,奔驰、宝马等高端车型由此“跳水”十几万元。但由于许可证已经不再值钱,因此今年1月1日正式取消配额许可证后,影响反而没有去年那么明显。
③ 如果说前两个因素对于轿车消费市场是利好消息的话,那么即将实施的落地完税制则有可能对车市造成负面的影响。“落地完税”制度是指国家将取消进口车保税区,进口商必须在第一时间交税入境。而现在的做法是:进口车先放在保税区内,等买主交了订金后,进口商再用这笔钱替这辆车完税。也就是说,进口车的税款不再由消费者支付,而是由经销商直接承担了。经销商经营成本提升了3—4倍,风险更是大幅度提高。中小进口车经销商因此可能面临出局的危险,而大型经销商在运营时也不得不考虑到资金周转速度的风险。因此,该制度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对进口车市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2)走私
走私车的存在在中国由来已久,它一方面直接影响进口车价,另一方面也对国产车价造成冲击。政府在这个上面一定要加大打击走私的力度,使轿车走私不再猖獗,从而避免因此扰乱正常的消费市场。
2、税收对国产轿车价格的影响
目前,对国产轿车价格造成影响的税种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汽车关税以及企业所得税五种:
(1)增值税的影响
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生产厂家购入的,作为生产资料的机器设备等不能扣除17%的增值税。所谓生产成本,包括生产汽车所需要购买的原材料、钢板、轮胎等,也包括厂房、机器等固定资产,因此增值税直接导致我国厂家的生产成本家增加。
(2)消费税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消费税税率根据不同车种排气量的大小设置了三档税率,其中微型轿车(汽缸容量小于1000毫升)税率为3%,普通轿车(汽缸容量大于或等于1000毫升、小于2200毫升)税率为5%,高级轿车(汽缸容量大于或等于2200毫升)税率为8%,轻型越野车(汽缸容量小于2400毫升)税率为5%。税费已经计入车价,由厂家缴付,最终转嫁给由消费者。不过,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新的汽车消费税征税办法和税率。新办法拟降低小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提高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此次调整有可能把排量在1.0L及其以下汽车的消费税税率(3%)全部取消。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低排量轿车的选择。
(3)汽车关税的影响
汽车关税对于轿车价格的影响主要反映在进口零部件和钢材上面。目前,我国国产轿车的关键零部件大部分均需进口,而在轿车用钢板中,35%-40%的冷板均需进口。我国对汽车零部件实施的关税平均在10%左右,而从1994年开始对钢材进口实行进口限量登记制度。入世前我国钢铁产品平均关税税率为10.58%左右。2005年1月1日起,工业品平均税率将9.5%降低到9%。这些都直接影响厂家的生产成本。
(4)所得税的影响
我国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有法定税率和优惠税率两种。法定税率是33%,优惠税率是指对应纳税所得额在一定数额之下的企业给予低税率照顾,分为18%和27%。不过,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吸引外资,不惜一再地提供税收优惠,为了引资,各地竞相杀价,出台种种优惠政策,也就出现了外资企业实际平均税赋在13%左右,而内资企业实际税赋在25%左右的情况。不过总的来说,所得税对于厂商的经营成本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
(三)在购车环境中的影响
1、买车的手续
有过购车经历的朋友都知道,购车手续比起从前虽然有所简化,但相对还是很麻烦,要办十来项不可颠倒顺序的手续,要跑很多地方。顺利的话,办完全部手续最快也要一个星期,慢的可能要一个月。消费者在这期间精力、体力消耗很大,万一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一天能开上自己的车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说,购车手续繁琐直接影响了汽车的销售,尽管汽车价格一再下跌,仍然难以影响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国内的购车手续确实到了应该简化的时候了。
2、信贷的影响
政府在信贷方面对于购车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各种信贷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取消车贷险,银行收紧个人购车信贷业务,银行利率变化等等都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轿车消费市场。
3、车辆购置税
消费者在买车时关心最多的还是汽车价格本身。殊不知,买车以后还要缴纳车辆购置税等费用。现行的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由国家税务总局参照不同车辆的出厂价和销售价确定,即轿车厂家在每出一款新车时,必须向国家税务总局呈报出厂价和销售价,国家税务总局结合全国平均交易价格,最终确定最低计税价。因此还会出现“车价降了税不降”的不合理情况。汽车降价以后,各厂家要上报国家税务部门,税务部门收集信息后再进行调整。在以往汽车价格相对稳定的时候,这种调整需求并不迫切。随着汽车价格的剧烈动荡,车购税最低计税价格的变动也就越来越频繁,速度也越来越快。无论税务部门的反应如何快,调整最低计税价格永远滞后于实际交易价格。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