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要成为“休闲之都”,要实施整体宣传,提升城市形象。要建立面向社会的信息发布机制,将杭城各种市场信息和社会资源信息及时汇总,通过各种新闻媒体、互联网络、查询系统向社会发布。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已开展做城市广告,史无前例的政府营销创举在中国掀起。在这方面,昆明市最为突出,昆明市政府投入1000万在中央电视台作了一则广告,“昆明,天天是春天”的广告词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昆明的广告投放不仅国内播出,还在美国播出。据悉,昆明的广告投入中1/3由昆明财政拨款,另外2/3则是各旅游企业赞助。昆明的做法值得杭州借鉴。
7、把握时代脉搏,加快国际化建设。
杭州的市容环境、基础配套、市民素质和城市功能距离一个国际都市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应更多地吸引和争取相关的国际和地区性会议、展览、文化体育交流、艺术访问、美食节庆、休闲旅游活动等在杭举行。抓住国际休闲流行趋势并结合杭州特色,开发设计新的休闲项目。目前,在国际上不少人已从传统的海滩度假转向参加各种乡村文化和风情风俗活动。文化设施、科技公园、主题娱乐场所等新的休闲去处和服务项目不断出现。杭州可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开发、设计新的休闲项目,如富有冒险性的空中跳伞、飞行模拟、森林旅游、水上活动等,带有科普性的现代科幻、未来世界生活、水族馆,鼓励人们回归自然的农事活动,锻炼与开发动手能力的技工作坊,各种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等。小型休闲项目的运作可考虑以民营为主,政府应鼓励股份制休闲娱乐公司,鼓励中小型的投资,以个性化的特色丰富休闲业的品种。同样重要的是,政府应借鉴引进海外对休闲业的管理模式,这不仅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也将吸引海内外来杭人士。
8、普及休闲教育,激发休闲旅游需求。休闲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盲点,这应当充分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应及时开设专门性的理论教育,在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社会院系设置与休闲有关的专业和课程,以及普及性的实践培训等,倡导正确的休闲旅游观.
〔二〕、旅游企业的积极参与
如果说市政府对于杭州的休闲旅游建设更多地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那么,作为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企业自身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l、导入主题理念
休闲旅游这个巨大的市场实际上是可以进行细分的,而所谓的细分就是根据项目的资源特性和市场的需求给项目一个主题定位。利用主题定位对项目进行概念性的描述,使之能够为需要不同主体的游客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
(1)可以根据地域文化差异形成以风情风俗为主题的休闲旅游。
〔2〕设计一个以休闲购物为主题的休闲旅游项目。
(3)充分利用大杭州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在较偏远的郊区开发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4)主题公园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创意,曾经为旅游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主题旅游也正在成为旅游市场的一种新的整合模式.
2、突出休闲旅游的文化性
文化资源将给我们带来的物质财富可见一斑。七大古都之一和历史文化名城,是杭州最大的卖点,杭州的休闲旅游与文化,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形态、距离都是高度统一、合为一体的,文化与休闲旅游密不可分。
3、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休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严格的管理、保护,并加强对游人的宣传教育.改变人们对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思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规划思路,更多地考虑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的社会成本。
4、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重点调整旅游企业的档次与结构,重点发展会议、展览、商务、度假等休闲设施,适当增加专业特色企业。经营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路、改革的措施促进旅行社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建设,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民间组织的措施
1、建设非营利性的休闲旅游
非营利性休闲旅游设施可由慈善组织或依靠社会各方面的捐助以基金等形式进行管理。在工作人员方面大部分以义工、志愿者为主,大专院校学生的定期社会实践为辅。其经营目的是服务市民、教育大众,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2、组建本市居民的休闲项目
社区组织、协会和各种俱乐部在城市的休闲旅游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都能吸引到一批固定的会员.这类组织主要以社会服务为目的,以个人兴趣为纽带.但是.经费也许会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因素,在这方面可以积极向经验丰富的欧洲国家学习,如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会员交纳会费、志愿者付出无偿的劳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五、结束语
“休闲”是时代的必然,打造“休闲之都”是杭州发展的需要.规模巨大的世界休闲博览大会必将为杭州实现跨越性发展、打造2l世纪“东方休闲”之都提供难得的机遇,但也同时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立足于杭州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三个层次来推进杭州发展休闲旅游。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旅游企业的积极参与,增强一些民间旅游组织的建设。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大杭州、新西湖、人居天堂、休闲之都这些新杭州元素将会和杭州这个城市紧密相连,真正实现“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定位。
参考文献
〔l〕托马斯古德尔 • 弗瑞戈,〈〈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第-版),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2]马惠娣.〈〈认识休闲学〉〉,光明日报,2000年12月
[3]罗歇苏 ,〈〈 休闲〉〉〔第l版〕,商务印书馆出版杜,1996年8月
[4]Dumazedier Joffre ,〈〈Sociology of Leisure〉〉,1974
[5]杰弗瑞•戈,〈〈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6]休闲与都市旅游,〈〈都市旅游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7]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前景了望〉〉,齐鲁学刊,2002年
〔8〕纪根立,〈〈浙江省申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条件与意义〉〉,旅游调研,2002年第5期
关于休闲经济问题的研究——杭州发展休闲旅游策略分析(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