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收入构成方面,按中方的传统思维,员工的收入不能仅限于工资、奖金及各种“通用”津贴,还应包括各种福利费,甚至如洗衣粉、肥皂、鸡蛋票、医药费报销等。而外方往往由于与中方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对这些东西可能不会予以认同。在进行薪酬制度设计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三)在价值观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出资各方所在国度价值观的影响
1.美系企业中,由于受美国的价值体系核心“个人本位”的影响,员工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人与人之间强调理性。“惟我独尊、能力主义、现实主义”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
2.日本公司中,日本的价值观念以“和谐、安定”为首,强调“忠”,重视人与人关系的微妙性,提倡“人生价值在于工作”,因此,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日本式的福利型管理。
3.我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日本一样,同样强调关系、和谐、秩序和纪律。在现代化进程中,价值观念相应得到更新和调整。但对于处于中部地区日资企业中,在某种程度上仍旧残留原有计划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价值观色彩。
三、中外合资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复杂性分析
鉴于中外合资企业以上的独特性和特点,在进行薪酬制度设计时,复杂性大。
(一)出资各方原有理念对薪酬制度设计的影响
该企业成立初期由中日双方各占一半的股份,2年后通过股权转让后由日方控股。其薪酬制度明显带有其在日本本土的薪酬制度特色,秉承了原先的“终身雇佣制”设计思想。另外,中方出资者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中方管理层则要求结合中方出资企业的情况以及国内现状,提出诸多名目的工资构成项目,这使得该企业的薪酬制度也是一种“中日合资”式的组合式薪酬制度。
(二)同行业薪资水平对薪酬制度设计的影响
与该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同行业企业既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又有中外合资企业。其中,真正对该企业构成威胁的是国内六大合资企业。这六个竞争对手分别是2家欧美资企业、2家日资企业、2家韩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在实力和技术方面的差距,尚不能进行同等地位的竞争。薪酬水准必须与同行业相当。如果薪资水平过低,差距过大,必然会导致相关人才在竞争企业间进行流动,严重削弱本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地区经济水平及就业状况对薪酬制度设计的影响
该企业位于鲁西南地区,与之相竞争的国内六大合资厂商分别坐落于江苏徐州、安徽合肥、山东烟台、江苏常州、上海、四川成都等地。由于该企业地理位置对人才不具吸引力,而其他竞争对手则几乎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才流动非常频繁,对该企业人员稳定冲击极大。
(四)企业经营状况对薪酬制度设计的影响
任何一个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都必须考虑本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该企业也不例外。如果薪酬制度不合理,会导致在经营惨淡时依然支付过高的人工成本,加剧本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或者在经济益蒸蒸日上时,依然保持原来较低的工资水准,必然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工作队伍的稳定。
四、该企业薪酬制度分析
(一)薪酬管理原则
1.薪酬支付基础:该企业的薪酬制度是基于人、绩效、能力的组合式薪酬制度,根据任职者的能力和业绩综合平衡予以支付薪酬。
2.薪酬支付导向:在整体平均的基础上稍以绩效为导向。员工的工资调整以及年度2次发放的奖金发放与员工个人及公司的绩效挂钩,成果与贡献度占评价比重的70%。其主要特征有:注重个人的绩效差异的评定,认为绩效的差异反映了个人在能力和工作态度上的差异;个人的工资增长与个人的绩效直接挂钩。
3.薪酬水平:95年成立初期定位是当地同行业领先的水平,约为国营同类企业的1.3倍。目前,由于整体环境的变化,在国内同行中居于中等水平。
4.合乎法律:包括国家劳动法、地方劳动法规、劳动行政部门颁布的管理规定。
(二)方案说明与案例介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