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 随着现代化制度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的不断涌现,许多企业原有的按部就班式的工资制度越来越受到冲击,摆在企业面前的将是如何建立一个具有挑战性、实用性的工资制度和体系来促进企业在人才竞争、企业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优势,从而在当今急剧变化的时代占尽先机。本文拟以一个坐落在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小城市、成立十年的中外合资企业的工资管理制度为导线,揭示出工资管理制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中外合资这类有别于独资、国有、民营企业的特殊企业中如何创新、如何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工资管理制度,并在实际中如何具体应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 工资制度的原理 薪酬管理制度调整 独特性
【正文】
案例企业背景介绍。
该企业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一个地级城市,成立于1995年,由中日双方各出资50%组成。中方为原机械部直属的工程机械大型生产企业;日方为居于世界工程机械领域第二位的实力派公司。产品主要为工程机械中的液压挖掘机系列。现有员工约400人左右,其中车间工人300人左右。年生产能力约5000台左右。
为便于分析该企业的工资管理制度,先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所谓的企业管理最终就是对人的管理……人的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代名词。”工业经济时代,实物资产和资金是企业管理运作的核心,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技术和一门学科也从无到有。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职能,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力资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被看作最重要的资源。那么,如何有效管理这一重要的资源,就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健全的薪酬管理系统是吸引、激励、发展与留住人才的最有力工具。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工资制度相关原理的介绍
(一)对使用人力资源的组织而言,必须从人力资源规划、岗位、招收、工作、评价、薪酬等方面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本文仅从薪酬的角度来讨论。
人力资源在组织中从事劳动,为组织创造了价值,工资薪酬就是对其的报偿。基于组织的产业类型、组织的考核方式、组织的工资薪酬体系、组织以及经营者的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人力资源所得的工资薪酬水平也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组织对于特殊人才、关键人才吸引政策和工资竞争力的考虑,会提高人力资源薪酬的水平。
企业的工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用人观念。工资管理制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向员工传达了在组织中什么有价值的,说明什么样的行为是企业所倡导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所谓工资,是指人力资源作为个体被一定的用人单位雇用后,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而作为劳动付出所换取的,由该用人单位支付的货币报酬。在一般情况下,工资构成薪酬的主体部分。广义的“工资”是各种劳动报酬的总称,其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职工、个人福利等。
1.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劳动繁重程度、以一定的工作时间长短来衡量而支付的工资。计时工资的数额由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规定。
2.计件工资,是用人单位按照员工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合格工作任务的数量,以预先制定的计件单价为标准支付工资的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3.奖金,其性质是超额劳动的报酬,类型多种多样。奖金是一种灵活、有效的常用工资形式,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方面有非常重大的使用价值,其激励作用有时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津贴补贴,是员工工资的补充形式,是按照岗位的特殊条件(如高温作业)、劳动的特殊内容(如出差)以及其他因素(如物价)发放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