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者的职能不同。管理是计划、预算、组织和控制某些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或多或少要借助于科技和权威专家来进行,也就是说管理表现为一套看得见的工具和技术。而领导通常定义为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即领导者通过率领和引导等方式带领一部分人来实现一个或多个既定目标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二者相比较,管理更规范,更科学,而且更普遍,是一门科学,但领导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多才多艺和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充满矛盾的需求,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2、两者的功用不同。管理是维持秩序,领导是变革,这是两者的一个根本区别。管理即执行决策,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放在做正确的事情上,与目标、方向有关。打个比方,领导犹如确保把梯子架在可靠的墙上,管理则保证攀登的梯子最安全、最有效率。
3、两者所要求人的素质不同。领导者要具备领导工作所要求的必须的知识,必须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智慧协调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而管理者,只需要专业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行。
4、领导者和管理者成长的途径不同。管理者可以从大学专业教育中培养出来,管理者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进行竞争,从中产生出领导者。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扎莱兹尼克指出,管理者是一次出生的,“once born”,领导者是两次出生的,“two born”。
5、领导者与管理者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不同。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同,因此在他们履职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对他们进行应有的教育和培训。实践证明,领导能力、领导艺术的培训,不是单纯的讲授过程,不可能像学习会计学、统计学那样一学就会,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不断反复的过程。
(三)领导艺术与权术的区别
所谓权术,也就是弄权之术,历史上叫人君南面之术。历史上研究权术的最有名就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他反对王道,主张霸道,提出了法、势、术相结合的理论,认为“法、势、术三者皆为人主之具,不可偏废”。这里的术就是权术,他认为君主藏于胸中、不可告人的暗中驾驭下属的方法就是权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标榜领导艺术的书籍,如《豺狼的智慧》、《办公室战术》等等,实际上讲的都是权术。因此,研究领导艺术必须把它和权术严格区分开来,进行比较。
领导艺术与权术相比较有四点原则区别:1、领导艺术出于公心,而权术则是谋求私利,为了个人和小集团的私利而行事。2、领导艺术公开运作,而权术则是暗里进行。领导艺术具有公开性、透明性,而权术具有神秘性,历史上有明法暗术之说,权术就是搞阴谋。权术家就是阴谋家,伪诈家。3、艺术可以公开示人,而权术则是秘而不宣。权术之所以秘而不宣,一是因为它极端的无道德性;二是因为秘密一旦泄露,被他人掌握,就会失败。所以权术只是做而不说。4、领导艺术的理论基础是辩证法,而权术的理论基础是诡辩论。领导艺术和权术都是一种灵活性。列宁说,现实生活中有二种灵活性,客观地利用灵活性则是辩证法,主观地利用灵活性则是诡辩论。权术是主观地利用灵活性,今说今有理,明说明有理,反正总是我的理,这就是诡辩论。(注2)
(四)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各有自己的特定含义,不能等同;另一方面,二者又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领导方法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的总和,它具有目的服务性、客观真理性、多层次性、动态变异性、具体相关性等特点。领导艺术是指在领导方式、方法上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有效性。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既有随机性、个性化特点,又有规律性、共同性的特征。领导艺术的创造性注定了它是对领导方法上一大改进和创新,使艺术更有人文特征,是一种人情化的东西。当某种领导方法的运用体现了创造才能时,或某种领导方法的运用恰到好处时,人们往往称这种领导方法为领导艺术。因此领导艺术是领导方法的得心应手的运用。比如“十个指头弹琴”,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这开始可能是一种领导艺术,但把它模式化就成了一种领导方法。而某位领导者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过程中,发挥到了非常娴熟的程度,就变为领导艺术。再比如,“牵牛要牵牛鼻子”,即抓主要矛盾,这开始是一种领导艺术,但把它普遍化为一种工作方法之后,模式化了,就不再是领导艺术,而某位领导者在众多复杂的矛盾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在这方面体现出创造性,又出神入化为领导艺术。
二、领导艺术的特征与内容
(一)领导艺术的特征
领导艺术也有一定的特征,而且只有掌握其特征才能更好的发挥领导绩效。笔者认为,领导艺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灵活性色彩更重。领导艺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领导者处理问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但不要将这些原则当作死板的教条,而是非功过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对像为转移,凭借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灵活地运用原则。
2、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创造性色彩更重。领导艺术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领导者处理问题,要在遵循一定规范的基础上体现生机勃勃的创新能力,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客观事物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是任何理论和规则都无法全部包容的。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创造性地采取相应对策。
3、理性与经验的统一,经验性色彩更重。领导艺术来源于领导者的阅历、知识和经验。领导者处理问题,必须有理性思考,但在很多情况下,经验、直觉起着重要的作用,理性的思考往往融于经验的直觉之中。经验的积累是提高领导艺术的重要途径。
4、稳定性与多样性统一,多样性色彩更重。领导艺术是一门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技艺,不同的领导人在处理相同的事情中,往往会由于领导者的气质、性格、专长、思想修养、理论水平、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不同,其办事技巧也不相同;同一个领导者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处理同类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甚至同一个领导者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面对不同的下级,处理同一个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
(二)领导艺术的内容
领导艺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概括为待人和处事两大类。待人的艺术主要包括用人的艺术、授权的艺术、沟通的艺术、协调的艺术、激励的艺术等。处事的艺术:危机处理艺术、决策的艺术、创新的艺术、开会的艺术等。
1、用人的艺术。用人是领导者针对岗位的要求和人才的特点,通过行政规范和程序,以岗定人并委人以特定的使命,以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领导行为。用人是公共行政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在什么岗位上用什么样的人,把什么样的人用到什么样的岗位上,怎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关系到公共组织的发展和工作业绩。在公共管理中,领导者必须恰如其分地运用用人艺术,用好人、管好人、发挥人的作用。就公共行政领导者而言,用人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正确地任用干部;二是合理地使用人才。用人要体现峰区年龄、适时任用,量才任职、职能相称,用人不疑、放手使用,精心培养、教育监督,重点带动和整体推进等原则。 试论公共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