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效能作为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反映领导者能力和领导活动成效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从定义上说,领导效能是指领导者或领导集体在实施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领导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以及为实现领导目标所获得的领导效率、效果与效益的系统综合。
如何提高领导效能。讲究领导科学,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领导效能。要提高领导效能,必须加强自我修炼,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用人所长。如果用人不善,很难取得好的效能。要取得好效能,用人所长是第一。不要安排一条狗去爬树,然后又去责怪它爬得不好,因为狗并不擅长爬树,即便是一条优秀的狗,也很难把树爬得很好,而应该检讨我们自己是否应该安排一只普通的猫去爬树。
2、明确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那么通常会比较迷惑、彷徨,没有方向感,当然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没有得到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属的努力方向同你所希望达到的结果难免有所不同。
3、建立效能标准。清晰的效能标准可以让高效能的下属有成就感,知道自己已经达到或者超出了领导提出的要求,这种成就激励的效果对层次较高的管理人员或者专业人士非常明显。清晰的效能标准可以使没达到标准的下属有一个努力的目标,知道自己同其他人的差距,从而激发工作干劲,努力完成工作指标。
4、及时监控效能考评。考评周期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一年。但是,监控应该是随时随地进行的。监控不及时,当然不能获得全面、客观的第一手资料。很容易导致考评之前争表现的现象发生,使“聪明人”钻空子,考评不公平。
5、及时反馈考评结果。在效能考评刚刚出结果的时候,正是员工对效能问题最关心的时候,也是思考最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反馈效率高,员工比较投入,效果好,并且利于对一些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改进。如果过了这个时期,考评者和被考评者都已经把考评的事放在一边了,效率一定降低;同时,下属会对考评产生不良印象,会认为领导也不重视考评。由于其他工作已经展开,考评反馈也会占用工作时间,对其他工作难免会带来不良影响。
6、同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勿庸置疑,紧张的(恶劣的)人际关系,会消耗人的精力、降低人的智慧,影响人们之间的合作,肯定会降低工作效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常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每一位下属都希望听到赞美之辞,良好的赞扬会使他们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工作。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评论说:“称赞是温暖人类灵魂的阳光,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却疏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当然,要注意不能为了搞好关系,对下属的错误视而不见,更不可以为了搞好人际关系而放弃原则甚至讨好下属。对于粗暴的指责,下属会抗拒;但是下属大多数能够接受上司善意的批评。如果上司在指出下属错误的同时,又能够帮助下属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今后改进的方法,下属不仅不会抗拒,还会感谢。这样的上司会得到下属的爱戴。
7、充分的沟通。沟通可以分成正式的制度化的沟通和经常性的非正式的沟通;沟通的方式还可以列举出很多,领导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和沟通效果情况予以采用。什么方式有效,并且成本比较低就采用什么方式。沟通的效果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否快速送达。二、接收者理解信息的意思同信息发送者要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了提高沟通的效果,反馈、核实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考密克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自称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当时的总裁哈里•韦尔斯用如下的话来解释公司成功的原因:“因为这些年公司发展的基本态度就是人与人之间如何沟通交流,为此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氛围,允许每个员工坐下来,就公司政策和未来目标进行富有意义的对话。”
8、给下属适当的压力也能提高效能 。古人有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鲁迅也曾说过生活太安逸了不是一件好事。把一只青蛙扔进滚烫的开水里,青蛙会迅速的跳出来逃生。但是,如果把青蛙放在装满凉水的大锅里,然后对锅加热,水温在逐渐的上升,而青蛙却永远也跳不出来了。适当的压力包括①、批评;②、制定有一定难度的工作目标;③、允许下属犯可以承受的错误;④、合理、合法的辞退。任何人,从刚刚出生的婴儿到暮年的老者都喜欢被赞扬、欣赏,没有哪个人喜欢挨批评。所以,我们比较主张以欣赏的心态看待他人。对他人的一点点进步、成绩、优点等都应该赞扬、欣赏。这样能够起到激励的效果,促使人们不断的进步。但是,人都是有缺点的,人也都会犯错误。当我们看到下属犯了错误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敢批评,视而不见甚至姑息迁就,同样是有害的。比较可取的办法应该是予以批评,给他一定的压力。这样,对下属能力、业绩的提高都会有较大的益处。
亚里斯多德认为领导的目标就是营造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在人之间树立道德典范,也就是“有品德的性格”与“善行的表现”。领导就是做正确的事,做得更好,不断突破,培养决策力与执行力。领导是提出远景,坦诚沟通,鼓舞士气,承担责任,相互信任,终身学习。领导者永远在追求领导品质,怀抱核心价值观解决纷争与问题,寻找共识,建立人格典范。领导就是重整人民的道德精神,扮演精神建设的领袖,追求崇高的价值观。领导就是公民人文主义的体现,基于理性与道德,辨别是非善恶与公正,具有羞耻心与正义感,对别人具有同情心,尊重别人的权利,对生命意义怀抱终极关怀,对社区、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有一种承诺与责任、为子孙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领导就是一种英雄之旅,不断追求人文素养、宗教关怀、历史意识,分享爱心、鼓舞信心,迈向未来与希望。领导就是希望的化身。领导就是回顾过去,掌握现在,具有历史纵深,就能往前迈进,具有透视感。领导就是攀上阳台,极目四眺,看到远方的愿景,鼓舞追随者落实愿景。
综上所述,领导艺术是领导科学的重要内容。要实行有效的领导,创造性地完成各项领导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领导者就要掌握高超的领导艺术。作为一个成功的现代领导者应该深入研究领导艺术,探索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一些规律性的方法艺术,并要着力在领导活动中不断提高领导艺术的水平,切实创新领导艺术,以提高领导活动的效能。
引文注释:
(注1) 朱立言:《行政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23页。
(注2) 朱立言:《行政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24页。
(注3) 赵洪俊:《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学习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750页。
(注4) 朱立言:《行政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134页。
(注5) 朱立言:《行政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166页。
(注6) 梅瑞狄斯.D.艾什比,斯蒂芬.A.迈尔斯:《领导》,辽海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 朱立言:《行政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 黄步琪:《管理者心理结构》,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 万良春:《新编领导科学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4、 翟鸿焱:《领导的力量》,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5、 赵洪俊:《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学习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6、 张闯:《威信何来——领导者必修第一课》,海潮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7、 孙钱章:《领导科学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印刷厂,1998年9月第1版。
8、 王乐夫:《领导学通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9、 冯东升:《怎样当领导》,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10、 吴柏玲 孙伟:激励的误区,《领导科学》,2004年第18期。
试论公共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