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营销队伍不健全。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受历史因素影响员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所谓的客户经理也基本上是由传统的信贷员转变而来,对非信贷类业务和新兴产品了解相对薄弱,知识结构单一,缺少复合性。特别是在对钢铁、房地产、电力、电子科技等行业进行系统营销时,缺少精通行业知识的专业人才,无法更好地洞悉与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和客户潜在需要,与客户合作层次不够,营销效果难免受到影响。
五、我国商业银行未来营销策略选择与营销策略重点
(一)营销策略选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最后期限的日益临近,国有商业银行和众多外资商业银行角逐大战即将全面上演。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市场营销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
1、维持策略。维持策略就是要极力维持原有市场领域的领先地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维持:
(1)地位维持,即树立良好的国有商业银行形象。现代营销思想认为,企业的形象是第一位的,没有良好的形象,任何企业将无法生存。当前,树好国有商业银行的形象的关键措施是要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给客户充满朝气活力的感觉,不断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如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与外资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对顾客的需求、对市场的判断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只要勇于开拓进取,不仅能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还一定会拥有较高的心理占有率和情感占有率。心理占有率和情感占有率不断稳步上升,最终将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从加强服务,加强宣传入手,稳固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良好形象,切忌产生盲目崇洋心理。
(2)市场维持,即保持原有市场的占有份额并不断寻求新的市场。国有商业银行在维持市场地位及与外资银行竞争的时候,要知道哪些阵地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加以防守,哪些阵地缩小不至于招来厄运,然后考虑将资源集中用于关键的地方,如采取相应的倾斜策略、集中优势兵力策略等,将受攻击的目标引到威胁较小的地带,并设法减弱其进攻强度。针对外资银行要抢占争夺的“重点”,可以采取以下市场维持对策:一是集中优势兵力维持优质客户市场,全力公关,随时关注其动向,避免优质客户流失;二是集中资源优势竭力维护主导业务(如存贷款批发业务),切实防范外资银行步步为营进行蚕食。外资银行开展业务的顺序一般为:先是联系代理行关系,办理中间业务,然后是进行融资、信贷业务,再进一步则是投资银行业务,先批发银行业务,后是零售银行业务。人民币存贷款业务是我们的优势,但从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存贷款业务的试点城市情况来看,不可小觑,外资银行在开展人民币存贷款业务上同样拥有极强的竞争力。三是对重点区域实行重点倾斜,如中心城市、沿海城市等利润主要来源区,在资金、政策及其它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2、对抗策略。就是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在某些领域或市场范围内特别是新业务领域与竞争者对抗。虽然进入中国的是国外较大的银行,但它们在资金分配、业务范围、网点分布等方面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国有商业银行又具有网点、业务功能、人才等优势,完全可以与外资银行进行较量。在国内市场上,外资银行的竞争就是要在某一关键点上以强胜弱,那国有商业银行就应将尽可能精、尽可能多的“兵力”派到关键点投入战斗,加强市场调研,寻找好企业、好产品、好项目,进而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培育良好的信贷载体,使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一是加大外币存贷款、国际结算等业务的竞争力度。据上海的情况反映,1998年以来,每进来一家外资银行,中资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比重就要下降1个百分点(注④)。外币贷款业务更是让外资银行占据了优势地位。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抓紧学习外国银行的先进经验,对有外币存款业务、国际结算业务的各类企业进行分类攻关。对于民族工业应积极扶持,确保其需要金融服务时选择国有商业银行;对于三资企业,重点维护,加强和巩固与这些高质量客户的联系,避免客户资源流失;对于外国企业,通过提供人民币业务和其他配套金融服务进行拉拢,争取让其考虑到中资银行办理更多业务。
二是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行业、支柱产业和国有企业的资金倾斜;要按照因地制宜、规范管理、落实担保、防范风险的原则,进一步拓宽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企业的服务领域;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要支持对外贸易,合理利用外资。
三是加大消费信贷拓展力度。有资料显示,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1997年底的贷款总额中,消费者贷款所占比例高达61%,而同期我国商业银行这一比例却不到3%(注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个人消费水平和金融意识的普遍提高,个人消费信贷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加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具有风险小、回收率高、发生坏账情况少的特点,其必定成为外资银行关注的热点。上海、深圳的外资银行已开始在这一领域与国内银行展开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营销战略调整,进一步加大消费信贷力度,大幅度提高对消费者的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重,从而使我国的银行在外资银行批发零售业务展开全面竞争的态势下不至于措手不及。
四是加大网络银行开发运用力度。电脑网络银行的开发运用是外资银行的优势,也是未来银行竞争又一主战场。国有商业银行应集中科技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形成可与外资银行先进技术相抗衡的局面。
五是加大对中小潜在优质客户的倾注力度。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大企业身上,而忽视对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的挖潜、培养和稳定工作,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必定会在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群体上倾注较大的注意力。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大对它们的倾注力度,争夺这一潜力无穷的市场。
(二)营销策略重点。根据国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先进经验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潮流及营销现状,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市场营销策略重点应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引入“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要把市场营销理念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牢固树立“客户是宝贵资源,市场营销就是通过最好地开发和维护客户资源而达到盈利目的”的观念,克服营销就是推销产品、就是广告宣传的低层次思想,全面导入“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并在银行全员上下不遗余力地进行灌输,使其体现在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要把营销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行各部门、多兵种协同作战;要把营销作为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充分调动银行内部各个层次员工的参与热情,形成强大的营销合力。
2、充分结合流程再造和组织整合工程。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序幕已经全面拉开,机构扁平化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加之业务经营数据的全面联网联通,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将进行一次翻天覆地的重造。银行市场营销要充分适应和借助这一机遇,通过大力压缩精简后台部门和管理层次,充实提升前台部门和客户经理队伍,最大限度减少业务处理环节的内耗程度,增强点对点、面向客户的服务功能。同时,在机构设置上增强对黄金客户和潜在优良客户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实施分层次、差异化服务提供保障。
3、推行以差异化营销为重点的营销策略。银行差异化营销就是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的银行服务,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多方面需求。实施差异化营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客户资料库是银行市场细分的前提和基础,是协助将传统式营销工具转移到差异化营销作业中的最主要工具。客户资料库的建设和维护,有利于银行通过市场细分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整理和分析客户资料,及时了解客户变化了的需求,并作出相应的营销对策,提升营销成效。二是开发和创立便利性、支持性服务,确定细分市场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价格的相对刚性和服务的相对灵活性是银行服务营销的特点之一。银行的便利性服务和支持性服务是区别竞争对手的主要方面,也是形成银行服务特色的主要渠道。目前,快捷、规范、高质量的服务已经成为银行服务营销的潮流,针对这种趋势,银行应该加快开发适应不同类型顾客的服务渠道,特别是适用于高等级客户的高效、快捷、个性化的服务渠道,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智能化服务等,不断分流银行柜台服务的顾客。三是提供高质量服务是银行差异化营销的最佳切入点。只有良好的服务,才能留住老顾客,争取新顾客。按照二八法则,银行服务营销的重点是如何将创造80%利润的20%顾客转变成企业的忠实消费者,这就要求银行以高素质员工、先进经营理念、优良企业文化为基础提供高质量服务,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服务风格,增强其市场核心竞争力。四是导入CIS,实现银行形象的差异化。CIS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和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导入CIS可以实现企业理念、视觉、行为的统一性和独特性,强化企业的识别功能,加深顾客对企业和产品的印象。银行可以通过对服务、理念、视觉、行为等一系列整体的定位和统一,实现银行形象的差异化。
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大力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先进经验,适应市场营销发展潮流,创新营销理念、创新营销策略、提升营销技巧,才能有效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赢得发展空间。
注释
①参见浦瑛瑛著《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第3页。
②参见龚维新主编《现代金融企业营销》,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年版第8—12页。
③参见李硕著《银行营销:告别刀耕火种年代》,《数字财富》2003年第9期
④⑤参见《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营销策略》第5页。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 《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 上海人民出版社
2、何材恒 《差异化营销银行新的营销点》
3、陈彦生 《市场营销分析与农业银行经营策略选择》
4、龚维新 《现代金融企业营销》 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5、廉何、李小军 《蒙特利尔银行营销网上业务启示录》
6、米尔顿•科特勒 《银行市场营销分析》
7、李志成 《美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至上的市场营销》 《农村金融研究》2004年第6期
8、浦瑛瑛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策略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