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一.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定义及内涵
(一)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二)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1.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理论分析
2.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过程简述
二.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性:利益和风险并存,机会与挑战同在。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
1. 经济全球化为合理的资源配置提供了机遇
2. 经济全球化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加强了国内外企业的合作
3. 经济全球化将使中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
4.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挑战
1. 经济全球化将使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受到较大冲击
2.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生存环境恶化,企业管理难度加大
3.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人才市场竞争
三. 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一)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
1. 运用规模经济: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支点
(1)萨缪尔森的“规模经济”
(2)马歇尔的“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
(3)哈伯勒的“机会成本和规模收益变动”
2. 跨国经营/中国企业国际化: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致胜法宝
(1)海默的垄断优势与跨国经营条件
(2)内部化优势:市场交易成本节约机制
(二)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战略
“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1.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最终确立
2. “走出去”战略的含意
3. “走出去”战略的基本策略
(1)通过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2)调整中国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体制以提高管理效率
(3)减少人才流失人事环境硬件软件同时抓
【正文】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本文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定义、发展过程,探讨了经济全球化情况下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几种机遇与挑战,以“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机会成本和规模收益变动”等一系列经济原理为理论基础,分析其在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中的作用,并得出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战略。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中国企业 机遇 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一种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对世界整体上的未来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对各国各地区各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都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企业也必然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形成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减少。”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日益国际化,世界经济是由一个单一市场和生产区组成,而不是由各国经济通过贸易和投资流动连接而成,区域或国家只是分支单位而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则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个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具体地说,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规模和形式不断增加,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大的趋势。它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主要包括生产、金融、科技三个方面的全球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产发展决定金融、科技的发展,而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又对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企业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力量。因此,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1.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理论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人们之间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交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劳动分工和经济交往在全球范围内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说过,“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成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就是说,只有在人们之间的分工和交往中生产才能实现,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同样,民族内部的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又推动着各民族之间的分工和交往的发展。亚当•斯密的一个重要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原理,也肯定了劳动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劳动分工在国民财富创造过程中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认为由分工得到的收益高于由于分工所产生的交易费用。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发展了“绝对优势”原理并将其扩展为“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学说,他的比较利益学说的观点认为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的产品上都有成本优势或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没有成本优势,但对这些国家来说,优势中有最优、劣势中有次劣。如果两国根据优势中取最优、劣势中取次劣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享受国际分工的好处。因此,他认为,各国间的比较成本差异是产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根源。
2.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过程简述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