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本文以穆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三大职能”理论为指导,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和吸收中西方的公共财政职能理论,构筑我国的公共财政职能,以应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并给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构筑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途径。
具体安排如下:
一、财政职能的涵义
(一)财政职能(广义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财政在政府的政治、经济活动中作为经济杠杆或政策工具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职能(狭义财政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亦被称作“公共财政”。我认为,公共财政具有四方面的职能,就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和协调发展职能。
二、我国的公共财政职能理论
(一)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理论依据
1、财政职能是由财政本质决定的
2、借鉴吸收中外公共财政职能理论
(二)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结合穆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三大职能”理论,同时遵循科学发展观,我国公共财政职能包括:
1、优化资源配置职能
2、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3、调控经济稳定职能
4、统筹社会发展职能
三、转变和强化我国的财政职能
(一) 关注经济运行,加强宏观调控
(二) 坚持依法聚财,注重财源培育
(三) 满足公共需求,改善支出结构
(四) 遵循科学发展,强化统筹协调
【摘要】:
本文以穆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三大职能”理论为指导,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和吸收中西方的公共财政职能理论,构筑我国的公共财政职能,以应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并给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构筑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途径。
【关键词】:公共财政、财政职能、理论依据、实现途径
【正文】: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在现实的中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壮举,尽管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可资借鉴,但仍然存在着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具体化的问题。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作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正在摸索中的事物,所以什么是中国式的市场型财政也没有现成的答案,这样,“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以及“财政应如何转变职能”等问题,就有必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一、 财政职能的涵义
从财政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出发,并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环境,财政的定义,就是“国家财政”的定义,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对财政的这一本质认识,是探讨财政职能的根本依据。笔者认为财政职能可分为两个层面进行定义:
(一)广义的财政职能
广义的财政职能就是财政在政府的政治、经济活动中作为经济杠杆或政策工具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因为财政职能由财政本质决定,是财政本质的具体表现。它具有客观性,反映了财政本质的客观要求。财政职能又具有演进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及职能实现方式也不相同。决定财政职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因素是国家职能及其实现方式。
(二)狭义的财政职能
狭义的财政职能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亦被称作“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市场机制而言,政府的职能是弥补市场的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则是实现政府职能的物质基础。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建立公共财政不仅出于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率优势,同时也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缺陷,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手段去弥补市场失灵,弥补由此产生的效率损失,实现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实现社会公平。市场经济中的财政职能内容便由此决定,成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重要的宏观配置资源及调控机制,这就是公共财政。
如果说“财政本质”解决的是“什么是财政”的问题,“财政职能”解决的则是“财政能干什么”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公共财政具有四方面的职能,就是优化资源配置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稳定职能和统筹社会发展职能。如果进行简单的划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在微观领域里应当发挥的作用,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在中观领域里应当发挥的作用,而经济稳定职能是财政在宏观领域里应当发挥的作用,社会协调发展职能则是财政在整体领域里应当发挥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公共财政职能体系。
二、 我国的公共财政职能理论
由于财政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在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里,财政的职能又不尽相同,它会随着历史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发展,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人们对财政职能的认识会有所不同,从而对财政职能的概括和表述也不同,中外公共财政职能理论也不相同。
(一)目前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理论依据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