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起步较晚,人们尚未充分意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大多将会计电算化认为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从而减轻会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核算效率的水平,未充分意识到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而会计提供的通过会计电算化产生的大量信息没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无法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同时,企业在软件更新和硬件投入等方面重视不够,许多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是生产部门淘汰下来的计算机,购买财务软件后也不升级,更不涉及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了,根本没有起到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大连汇恒外贸公司引进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具备建账、日常账务、账务分析以及系统管理等账务处理全部功能,具有灵活、通用、使用简便、功能丰富、严密可靠的特点。从运行结果来看,建账后,部门核算、专项核算、期末转账、打印帐页、综合查询等工作,凭证和账簿格式与手工方式一致,账页实现连续编号,便于装订,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如今我国大多数单位的电算化操作人员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经过相关培训而来,他们大多知道怎样使用财务软件,但不能熟练运用软件,对计算机的知识了解也很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与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只能找对财务知识知之甚少的软件维护人员,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电算化迅速普及,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以及保养和维护等。而许多企业都缺乏这种复合型人才,这已成为企业快速实现电算化的障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个相关专业,以前应用手工操作方式的会计和出纳人员等经过短期培训转化来的电算化人员,以及通过了会计电算化考试的相关人员,虽然也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相关知识,但不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许多在岗的会计人员即使经过计算机技术,但与实际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不能熟练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对财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对财务信息各方面的需求。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受于电脑专业知识的局限,当电脑运行出现问题时,往往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计算机专业人员又对财务知识又不太了解,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有效融合。缺乏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紧密结合型人才,这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行。
毕业于广州某商贸学校的于某,在上学期间注重学习会计专业的同时,对计算机知识也很感兴趣,认真学习了程序设计、数据库的知识,2011年1月参加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模块操作员级培训,2011年参加了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高级办公软件应用模块培训,平时于某经常到企业锻炼,注重积累经验,毕业后被鸿海精密电子录用,企业负责人谈到之所以把这个其貌不扬,甚至谈不上什么学历的年轻人留住,就是因为企业十分缺乏这种复合型的人才,这种人是专业、计算机、经验都具备的稀缺人才。
(三)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环境下,电子符号会代替会计数据,磁性媒体代替纸质媒介,因此,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是容易受到威胁。体现在:内部人员非法篡改或泄漏到原始信息,造成虚假的会计信息;磁介质容易损坏、信息和数据丢失或损坏风险;电算化系统损坏,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非法操作,如病毒可能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目前,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安全保密工作,重视不够,在实践中有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一些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员未能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导致会计信息缺失或错误,当前软件制造商,因为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真正的数据保密程序屈指可数。此外,使用技术,如用户密码、声音,但当它面临系统监控、指纹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和其他限制,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系统安全是不令人满意的,一些单位的计算机病财务人员侵入意识不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对病毒和黑客攻击,一旦系统崩溃,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风险存在于过程的形成和保持会计档案。由于会计电算化存在着隐私和安全诸多问题,导致计算机会计数据的可靠性问题,数据不能用,不敢用,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四)会计电算化下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是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程风格各异,为技术保密,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即使是同一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也还不能做到信息的完全共享,这就使得现有的财务信息单一、滞后而且缺乏前瞻性。同时,会计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直接导致审计的重大变革。会计电算化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线索的获取、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家审计署从审计这个角度非常关注会计软件数据接口的标准化问题,因为,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在审计会计系统时无法查账,数据读不出来,审计现代化就无法进行。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