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及财务信息处理方面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将财务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放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效益,受到了广大会计人员的欢迎。但是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果我们客观的分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那么这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乃至整个会计系统都会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本文追溯会计电算化的历史,谈到会计电算化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建议
【正文】:
一、会计电算化概念及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会计事务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是运用电子技术等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收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进行核算,对企业的预算、资金流、物流成本等进行管理的操作系统。该系统包括电脑、软件、存贮介质和操作人员。无论是企业的收支核算或是会计要素核算最后都会以各种报表形式把信息表现出来。因此说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来代替人工记账、报账、算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的这个“化”字,体现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即从非电算化逐渐演变到“电算化”,从电算化的初级阶段过渡到电算化的高级阶段。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演变过程,并非突然转变,它具有渐进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渐进性是指会计电算化从内容上实现了从单项应用向综合处理转变,从财务会计电算化逐渐向将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融合后的电算化转变;从会计的信息化管理向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转变。与此同步还有对会计数据的管理从数据库管理向数据仓库管理方向改变。所谓动态性时指在会计电算化的流程中,要将会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相互结合和交叉并推进会计学科的发展。因此,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和创新的过程。不仅会计电算化的演变过程不均衡,传统的会计也不是完全静止的。这里我们应该明确会计电算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目标。
(二)会计电算化在国内外的发展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的电算化;会计综合数据处理的电算化;组建了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 建立一个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或专家系统。据统计,美国1988年,69%的新程序是用来进行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用于核算的仅占45%,这说明美国已开始进入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阶段。国外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服务于市场的销售分析和预测系统、供货发票系统;对生产的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存货控制计算、应收款项目管理;面向人事管理的雇员核算工资系统、劳动力资源会计系统;面向现金管理的资金收支系统、支票的核算系统;面向采购管理设置的采购和验收系统、应付帐款管理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系统、年度财务计划系统和预算控制系统等。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已30多年时间,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 “缓慢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计划的发展阶段”。如今,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目前,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有30多个,通过省级审核的有200多个,据2006年财政部的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30%左右,但在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少数地区和部门已达70%以上,有的地区才刚刚普及会计电算化。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的子系统,其中主要以工资、帐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少数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废除手工记账。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