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
应当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应明确规定该协议中相同的数据接口转换或公共接口,提高标准的数据接口技术,例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从而实现不同数据可以相互转换,然后确认和接受,可以直接使用在不同的软件系统间转换。
(五)做好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基础管理工作
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
(六)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
当前单位会计软件开始核算软件转变到管理软件,但总的来说,简单的模块内容、功能不强,不能满足施工需要。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财务管理实际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加了管理的功能模块,如设计、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差异分析、图表分析、财务分析等模块,资金需求预测模块等。
四、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电算化系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应用程序的新问题不断出现,在不断摸索前进。新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的探索,也是积累的过程,最终将开发一种新的方法,对会计理论的进行发展,促进的计算机化系统不断完备,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水平,不断完善调整系统的完全做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的会计数据。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经过动态的、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作为一个平台,电算化随着计算机发展也会飞速发展。
从整体发展趋势看,我国会计电算化应该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决策支持。我们原来的水平处在手工和半手工会计阶段,会计人员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被绑在事务性工作,财务管理工作是没有时间或很少去做。所以会计可以提供会计信息简单粗糙,管理水平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面对市场经济和会计工作的沉重压力,迫切要求企业领导人和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实现完整的电算化会计工作,完全计算机化不仅是指的手工的彻底解放,也应该是手工电算化和审计电算化交叉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查询、数据库标准化和开放性,是否保持处理过程和审计跟踪和以及审计测试通道对电算化系统都会有影响。只有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审计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全电脑控制的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或企业管理的网络金融和企业管理计算机化电脑是最重要的战略发展阶段,构建以运营管理为重心,网络化、完整的审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大大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隐性长期,会计电算化长期的、隐含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此时会计电算化会融人到企业的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时这个阶段的系统也必然要实现网络化才能发挥其重要的效用。决策支持的智能化会计电算化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建立并实际运行会计或企业决策支持系统,这个阶段是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管理信息系统的自然进化或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先进单位、地区和部门,应尽快完善会计制度,彻底摆脱手工会计的工作,做好会计电算化改革的支持工作,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转移工作的重心,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发展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做准备,在同一时间,提高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范围,尽快鼓励尚未使用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单位早日赶上。要从单一的应用程序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发,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促进数据汇总,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网络会计和商业管理信息系统做准备,为更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基础,这样才便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以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效益和社会效益。掌握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使得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会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发展,使我国会计电算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结束语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谁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谁就能拥有核心竞争力,在今天,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全面提高,能全面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信息数据实时更新成为可能,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和有效,资本管理可以与其他事务处理可以实现同步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应用,可以使我国企业在倾向于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如今,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处于核心的支撑位置。会计电算化的引入带来了企业道德深刻变化,对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的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李进霞.《浅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143-144.
[2]张艳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J].山西科技,2005,(2):59-60.
[3]罗公明.《浅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与控制》 [J].齐鲁珠坛,2009,(7):35-37.
[4]李长山.《浅谈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与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 2003,(9):84-87.
[5]张小红.《浅谈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3):141-144.
[6]康碧琼.《会计电算化相关问题探讨》[J].事业财会. 2001,(2): 14-19.
[7]吴企渊.《计算机网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8]杨宝刚.《会计信息系统》.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孙万军.《用友网络财务软件培训丛书V8.X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0]励景源.《会计电算化》.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11]付得一.《会计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教育部考试中心组.《会计电算化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3]许晓林.《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