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中可以看出,信息披露质量(DISC)系数为-0.011,小于0且通过1%显著水平的检验,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除企业公司规模(SIZE),其他控制变量均通过置信水平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控制变量的选取比较合理。
本文以深交所的20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选取了资产负债率、账面市值比和净资产收益率等5个指标为控制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股权资本成本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的关系,验证了之前提出的假设。
三、研究结论及有关建议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上方面论证了农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股权资本成本的作用。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将会对该公司后一期的股权融资成本产生负向影响,即当农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较高时,将会降低其后一期的股权融资成本。这与其他大部分学者针对一般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相符。
(一)完善农业相关会计准则。
虽然我国不断改进农业会计政策,并形成如今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然而从其执行情况来看,该准则仍然有很多问题,还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进行完善,如在生物资产的计量方面,进一步研究出更适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计量方法,加大对一些长期生物性资产的折旧计提方法的研究,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盘点制度与方法,并要求企业在年报中对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及特定风险作出详细披露,以此促进农业会计核算规范化。
(二)完善上市公司分行业信息披露制度。
虽然自2013年起已经开始陆续出台分行业信息披露制度,但目前只覆盖到房地产、煤炭以及石油、电力、医药等行业,有关农业方面,只有深交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行业所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号——上市公司从事畜禽、水产养殖相业业务》,其他有关农业、林业的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5]。由于农业的特殊性,投资者必然会对其信息披露行为报以更多关注,而现有制度的局限性限制了农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因此,应引入分行业信息披露模式,实行差异化的披露,使公司能够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进行信息披露,降低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如重大进漏、虚假记载以及披露不实等发生的概率,从而实现提高各行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目的。同时,要加快信息披露考评体系建设,争取早日出台更加完善的考评体系。
(三)加强证监会及政府的监督。
证监会、政府审计机构、财税部门等应加强对农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针对农业上市公司设置专门的调查小组,并制定特定的调查措施和处罚程序,对农业上市公司年报建立并实行严格的复审抽查制度,并将结果定期对外公布,形成诚信评级档案,促进其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同时,要加强对审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管,对于出现重大过失以及串通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中介机构必须给予严厉的打击,加大处罚力度,起到警醒引导作用,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四)提高农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
为了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使投资者对农业上市公司有更全面的了解,农业上市公司应更加注重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其自身的信息披露水平,尤其是对生物资产、交易信息和风险信息的披露,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的方式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减少其对未来公司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及偏差,从而降低其所期望的投资回报率,达到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的效果[6]。
参考文献
[1] 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 经济研究,2006(2):69-91.
[2] 张心灵,范文娟.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生物资产”及“农产品”信息披露研究[J].中国管理住信息化,2010(13):32-37.
[3] 方雅莉.公司信息披露对股权融资成本影响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7(19):128-136.
[4] 向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Z].中国知网.
[5] 刘明昕.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8(9):63-64.
[6] 赵扬洲.农业类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Z].中国知网. h
信息披露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