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粮液集团信息披露“四宗罪”
其一,五粮液关于投资公司对成都智溢塑胶有限公司在亚洲证券的证券投资款《澄清公告》存在重大遗漏,即未披露投资对智溢塑胶在亚洲证券的5500万元证券投资款承担的负责收回责任;二、五粮液在中国科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证券投资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2000年7月20日,五粮液投资公司在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开立资金账户,由投资公司人员操作并纳入账务核算。2007年11月30日,中科证券破产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投资公司委托律师参会,确认投资公司在中科证券证券投资款已经被法院列为破产债权的事实,但是未披露,直至2009年2月18日公布2008年度报告;三、五粮液2007年年报存在录入差错未及时更正;五粮液未及时披露董事被司法羁押事项。2006年5月12日起担任董事的王子安同年8月被“双规”,五粮液时任董事长王国春知情,但未按照规定及时公告,直至2008年2月28日才在2007年年报中披露。
(二)五粮液集团信息披露违规案例分析
1、有关会计法规、制度不完善。虽然已经引入并实施了“证券法”但一些规范仍然被低估并以一般方式处理。五粮液公司一是会计法规和政策制定后,实施将会有一定缓冲时间,导致实施的延时性。二是五粮液公司之所以有机会进行会计舞弊,是因为会计制度在同类类业务中处理过于灵活,选择性也很多。三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不一致导致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保持同步。
2、五粮液公司会计行为不规范。五粮液在中国科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证券投资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2000年7月20日,五粮液投资公司在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开立资金账户,由投资公司人员操作并纳入账务核算。2007年11月30日,中科证券破产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投资公司委托律师参会,确认投资公司在中科证券证券投资款已经被法院列为破产债权的事实,但是未披露,直至2009年2月18日公布2008年度报告。五粮液2007年年报存在录入差错未及时更正。
3、审计监督执业不规范.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证券市场的中介机构,在市场信息披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投资者能否获得可靠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在五粮液一案中,恶意的虚假陈述一个接一个,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则背负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注册会计师执业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风险意识薄弱。
(三)违规处罚及对融资成本的影响。
2011年5月28日五粮液宣布收到证监会处罚决定书,认定其存在信息重大遗漏、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年报差错没有更正等行为,对五粮液公司以及董事长唐桥等8名高管处以累计149万元的罚款。
2014年10月 五粮液公告称,经法院调解,公司向141名原告一次性支付人民币1344万元,赔偿原告因公司虚假陈述而造成的投资损失。
总总信息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实力和发展前景,降低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对企业进行评价时不确定性,进而降低投资者和债权人要求的风险补偿。信息披露违规损害了上市公司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会引起利益相关者对管理层能力、公司合法与合规性及信息透明度的质疑,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从而加重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疑虑,进一步提高公司获取债权融资的成本。从另一上角度来说,上市公司发生信息披露违规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剧,债权人更难获取作出经济决策的依据,面对增加的不确定性,债权人要求的风险溢价也会相应提高。此外,资金提供者为改善自身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情况,往往会寻求其他途径和方法获取有关债务人真实经营状况和投资收益的信息,以作为决策依据。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额外支出也会间接地反映在债务人的融资成本当中,包括债权人会索取更高的借款利息,要求债务人提前偿还贷款,添加更多限制条款和违约责任等。
(四)结论与分析。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开发透明的资本市场的形成,不但需要有效的市场监管,更需要上市公司完善的经营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成彦科.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9):130-132
2. 王小君.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7):38-50
3. 张田儒.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J].知识经济. 2013(06)
4. 叶陈刚,王孜,武剑锋,李惠. 外部治理、环境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J].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5)
5. 龚仰树;辛明磊. 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影响公司债券融资成本?——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现代管理科学.2014(09):95
6. 叶康涛,陆正飞.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