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础,离开了可靠性,会计便失去了生命力。盈余信息是重要的会计信息,其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用户评价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价值有重大意义。盈余管理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真实性,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盈余管理失去其基本的可靠性,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给投资者、债权人造成经济损失。在我国,盈余管理的滥用已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2.2.2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具有许多潜在的经济后果,如影响个体间财富分配、消费和生产企业间的资源配置等。管理当局通过盈余管理向投资者和债权人传递不真实的盈余信息,将误导其决策,使决策者产生“不利选择”行为,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损害了整个社会的效率。
2.2.3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尽管盈余管理短期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些好处,但该企业的长远利益将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感觉,导致股票业绩下滑的负面影响。
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3.1股票市场发行和上市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和后续发行。在许多企业、许多人看来发行股票实质上是“圈钱”行为。同时,往往又会给个人带来极大地好处,所以许多企业的股票发行动机十分强烈。由于近几年经济效益整体滑坡,能过达到发行条件的企业很少,于是许多企业通过非经常性损益等各种手段对会计盈余信息进行粉饰,以确保公司股票发行上市。新股发行公司除了存在能够“圈钱”的想法外,还存在多“圈钱”的强烈动机。一家公司能够募集资金的多少是由股票发行价格决定的。尽管证监会多次调整股票价格的定价方法,但依然不能杜绝上市公司虚报利润的行为。
在后续发行情况下,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壳”资源稀缺,配股资格对上市公司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配股要求在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上有着严格的规定。在配股动机的驱使下,上市公 司为了达到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会采取非经常性损益等手段来操纵利润,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例如:根据2007-2010年云南绿大地的财务报表中涉及此期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看出绿大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体上波动上升直至2009 年末急剧下降了239, 819, 700元人民币,变动系数高达54.46,表明了2009 年绿大地利润的反常现象。此外,与连连攀升的净利润相比,绿大地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大多数期间呈现负值,由此也可以看到绿大地的现金流量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的充足。我们有理由相信绿大地为了缓解当时资金紧张的状况而增发股票,并且为了符合相关对增发股票的盈利水平的限制的规定,努 力"粉饰”公司的经营业绩。
3.2获得配股资格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配股可以对公司产生直接而明显的效果。首先,可以改善上市公司股本结构、改变公司形象,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其次,可以一-次募集大量的资金,有利于投资项目的开展,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还可以在短期内提高每股收益水平,有助于树立公司形象。上市公司对配股都有明确的认识,因此,随着配股政策的不断演变,上市 公司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
我国不发达的资本市场中配股融资成本低于公司举债融资成本,而且配股资金几乎无代价使用。由于配股可以融入大量低成本的资金,因此对净资产收益率未达到配股要求但接近配股及格线的上市公司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配股要求,争取配股。中国证监会对配股资格有着严格的配股要求:证监会 1996 年1月规定申请配股前三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大于10%。 2000年陈小悦、肖星、郭晓燕的实证研究表明,为达到证监会规定的配股标准,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采用了明显的盈余管理措施,形成我国股票市场独特的“10%现象”。
在2010年,陆宇建对上市公司的应计利润总额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 具有配股权的临界公司比临界公司应计利润显著要高。同期,蒋义宏研究了临界公司的应计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差额,发现临界公司的二者之差大于其它公司,即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3.3政治成本
政治成本是指某些公司面临着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公司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经营。公司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管理者越有可能调整当期报告盈余。特别是战略性产业、垄断性公司等,其报告盈余较高时,会引起媒介或消费者的注意,政府迫于政治压力往往会对其进行管制、或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暴利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例如:我国国家审计署2011年对石油、石化等垄断性行业56家大公司的审计表明,石油公司少报利润20.66亿元,石化公司多报利润59.10亿元。在一般国有公司倾向于多报利润的情况下,为什么石油公司却会少报利润呢?由于价格体制的原因,石油行业一直享有中 央政府财政补贴的优惠政策,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石油行业公司自负盈亏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尽可能多地保留一-些优惠政策,石油行业就有了少报利润的动机,以作为和政府讨价还价的理由。
4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4.1利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