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拟定企业财务预算的原则和目标,审议、平衡企业财务预算方案和财务预算调整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并监督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审议、协调企业财务预算编制执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客观握现行预算的执行情况,总结以前编制预算的经验,同时要就市场情况进行调研与预测,把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出与投入的市场行情,然后进行正确的决策,采用适当的公式与合理的算法来确定预算指标数。要做到数据来源的科学可行,以保证预算的科学可行;加强财务预算执行的管理与控制。在预算的实施过程中搞好预算的责任落实,把预算目标层层分解,使责任单位目标明确;形成思想统一、全员参与的内部环境,掌握预算指标的适当性,使预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在确立各层次各环节预算执行组织责任目标与奖惩标准时,既要有一个原则性的目标框架,同时对一些细节问题,只提出一个总的指导性方针,由各预算执行组织灵活掌握;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以及是否严格执行这一制度。因此,应结合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预算责任目标制定,公正、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并形成严格的考评机制,把预算执行情况与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切身利益挂钩,使之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共同体。考评时应当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并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应用相结合、市场化与内部化相结合、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整体目标和局部目标相一致;以促进企业运营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不断强化企业财务支出的运营预算管理,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投资预算管理
只有加强企业的投资预算管理,才能保证企业资金的流畅运行,完善投资管理方法,加强投资项目跟踪管理。由于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其运营目标是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企业投资的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投资管理活动必须遵从科学的投资管理原则,完善企业投资管理方法,加强投资项目跟踪管理,防范投资风险发生,从而使企业投资管理活动完成并产生投资效益。一是企业要对投资活动实行科学管理,完善投资管理方法。在投资管理中要体现全程风险防控原则,将投资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由于企业投资活动的时间周期较长,发生风险变化的可能性极大,因此,投资活动要尽可能缩短投资时间,加强投资的时间管理,减少投资时间延长产生的风险。要做好政策分析,协调好与投资所在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及往来合作对象的关系,防范政策风险与合作风险,保障投资项目进展顺利。二是加强投资项目跟踪管理。要派专人专班做好项目跟踪管理,落实项目资金,进行项目沟通,协调项目进度,处理往来关系,保障项目实施。要选择一批专业人员进行项目跟踪管理,发挥他们在项目管理中监督协调作用。三是要做好投资应急预案,做好风险防范。在企业投资管理活动中,要将风险管控贯穿于整个投资过程,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确保企业投资不受损失。在项目投资前要做好前期防控。企业要加强对投资项目全面了解,对于市场风险进行正确预测,制定风险防控预案;投资中强化资金有效管理,做好资金筹集管理,灵活高度投资资金,加强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做好项目资金支出审核,严格控制预算支出,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项目出现危机时,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保证项目得以执行。企业能够拿出合适备用的投资方式,或者能够有效调配现有资源,促进投资项目得以继续,使投资项目不至于中止,从而导致企业投资项目出现“资金链”危机,影响企业发展。首先企业要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编制具体的投资预算方案,设置一定的预算目标,在实施预算计划的过程中,尽量使实际投资符合预算目标,避免预算资金用在和企业发展无关的项目投资中。另一方面,企业不能只重视获取的经济利益,还要兼顾社会责任的履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此外,加强投资预算管理,还要对面临的风险加以防范,需要聘用专业的投资专家对企业即将投资的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和分析,必须在确定风险情况的前提下再进行投资,同时企业内部也要成立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致力于投资风险的管理。
四 、结语
资金收支是企业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价值的基础,做好资金收支预算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资金控制水平,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有重要意义。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要不断加强筹资预算、运营预算和投资预算的管理,更好的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辉. 浅谈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方法【J】中国外资,2012(09)
[2]闫振彬。企业财务收支中资金预算的管理分析【J】商,2013(25)
资金收支预算有关问题探讨(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