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措施
盈余管理行为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内在动机,但是仅仅有了内在动机,盈余管理行为还未必发生;其次,还需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当二者结合起来,即既有动机又具备相应的条件时,就会发生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规范盈余管理行为,应从盈余管理的内在动机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入手。
(一)针对盈余管理内在动机的对策
对于盈余管理内在动机的对策有两个方法;一是完善报酬契约的报酬结构。改变管理报酬契约的报酬结构,建立了基于会计信息为基础的短期激励与基于市场价值信息的长期激励相结合的薪酬体系。因为会计盈余的可操作性,管理者通过简单地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报酬的基础来管理收益的动机就更大了。如果管理报酬契约中正确引用股价信号,就会促使管理人员倾向于采用相应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增加公司价值。二是完善股票发行制度,弱化企业盈余管理的IPO、配股动机。当前股票发行制度正处于由审批制向进一步市场化方向改革的时期,仍有导致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应继续促进股票制度的市场化和科学化,并实施主承销商保举制度,在满足充分披露的要求的条件下,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将配股条件由单变量固定控制改为多变量动态控制。
(二)针对盈余管理外在原因的对策构成
针对盈余管理外部原因,有几种对策构成;一是要完善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就完善现行会计理论方法、完善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是必要的。二是改革和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股东等会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鼓励公司管理层重视真实会计信息的披露。三是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高质量的审计必须具备分析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并根据其程度提请投资者及相关利益者关注,要改善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的状况。
四、结论
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重要内容,盈余信息不仅影响股份公司是否上市配股,也成为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已成为一个议论热点,许多上市公司利用政策法规的不完善性进行盈余调节利润,这就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由于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是上市公司年报的核心内容,又因为证券市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十分关注。因此,我国经济市场以及上市公司的现状需要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是治理盈余管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陈汉文.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督[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10
[4]陈志平.企业盈余管理动因分析仁[N].中国财经报,2011
[5]戴娜.ST公司的资产重组和盈余管理[J].上海证券市场报,2012
[6]储一昀,王安武.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J].会计研究,2010
[7]邓春华.基于博弈分析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13
[8]段文清.管理报酬契约与会计政策选择仁[J].会计研究,2011
[9]葛家澎.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10]何问陶,倪全宏.中国上市公司MBO前一年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0
[11]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1
[12]惠小兵,陈方正.关于转轨经济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
[13]蒋义宏.配股资格线的变迁与ROE分布的变化[J].经济管理·新管理,2013
[14]段志新.企业盈余管理动因及防范[J].财会通讯.2010:34-35
[15]Pelham gore,Peter F.Pope,Ashni K Singe.Earnings mansge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s Relative toTargets:U.K.Evide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eh[J].2012:89
[16]Leuz,Nanda,Wysocki,Investor Protection and earnings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Working paper). Pennsylvania: The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J].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