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允性
“公允”即公平而恰当,不偏袒任何一方。在市场中发生正常交易的双方彼此独立,且交易是按照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进行,那么这个价格就是自然合理的。在公平交易中,自愿交易所涉及的金额就是公允价值,所以公允价值具有公允性特征。
(2)、真实性与虚拟性
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为计量基础的,价格主要参照市场的估计价格且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某项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来源于存在公平交易市场的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交易,而这些现实发生的交易或信息正是估计公允价值的基础。基于此,公允价值具有真实性。
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指定用公允价值计价,但是与该项资产或负债本身的交易并未真正发生,其计量的公允价值不是基于已实现的交易,而是以基于确定承诺的假想交易为对象,并且交易双方也是假想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公允价值具有虚拟性。
(3)、客观性与主观性
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存在公开、公平的交易市场,就可以从市场中找到客观存在的与该项资产或负债有关的交易价格或相关参数。所以公允价值具有客观性。
如果公允价值是基于假想的市场交易,而该假想交易的交易双方、交易价格都需要基于确定承诺的假想交易由报告主体从主观判断来进行估计。不同的报告主体对同一假想交易的估计会不同(或存在偏差) 。因此公允价值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
(4)、动态性与静态性
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认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会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市场参与主体的不同会影响消费客体的价值认定,不同的交易时间、不同的交易数量、不同的交易地点也会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有影响。公允价值的变动会随着市场因素的变化有变化,所以公允价值具有动态性。
某项资产或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后,该公允价值是在特定的时间点和特定交易状态下对资产或负债进行的价值确认,最终反映在财务报告中的只能是某一时点的价格,所以公允价值具有静态性。
二、新会计准则中的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优缺点
(一)历史成本的优缺点
1、优点
(1)、比较客观: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是买卖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
(2)、有原始依据:即发票等作证明,可随时查证;
(3)、可避免企业或有关人员处于某种需要有意改动账面记录;
(4)、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2、缺点
(1)、计量单位不统一
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有一个基本假设: 以货币为计量基础且币值稳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物价总是处在波动之中, 因此, 会计在不同时期记录的同一数量的货币可能会有相差悬殊的购买力, 这在根本上动摇了这一基本假设, 使会计提供的信息失去了可比性和综合性。
(2)、 会计信息失真, 资本无法保全
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 二是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持续通货膨胀和物价剧烈变动时,历史成本会计的报表, 不但由于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使其部分项目的计量变得不真实,资产的账面价值明显脱离其现行价值, 据以表达的会计信息也就变得虚假而不可靠,难以真实反映一个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仅反映过去的交易事项,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对当前市场信息的需求,缺乏及时性和相关性。
会计计量中得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权衡(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