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统一管理机构,在全国农村的企业由农业部的乡镇企业局管理,而城市中小企业主要由经贸部的中小企业司管理,缺少统一性和权威性,而且各机构之间职能互有交叉,容易产生相互之间的争权夺利,互相推诿责任和“政出多门”的现象,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国家、地区对中小企业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案例背景:温州鹿城捷信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于2004年,资金10000万元,公司成立至今,已成功为小企业及个人贷款融资约8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要经营个人贷款、企业贷款、民间贷款、创业贷款、无抵押贷款、经营贷款、短期借款、到期还款、循环贷款、信用贷款、资金拆借,与各大银行长期合作,并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通过不断的业务往来,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基础。公司致力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面的贷款咨询及贷款服务,包括贷款方案的设计、还款方式的对比分析、贷款申请以及与贷款相关手续的办理,通过专业的、个性化的、一对一顾问式服务,创造企业个人贷款的服务平台。
分析:按照温州市的公布的细则,温州六县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起点为2000万元,试点期间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争取达到、但不超过1亿元,股东人数规定不超过200人。同时,主发起人的持股比例不超过20%,其余单个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但不得低于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5%。按照试点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必须是自有资金,而且只贷不存,贷款利率上限不高于国家基准利率的4倍,不得向股东发放贷款。甚至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经营层必须具备金融机构管理经验。
鹿城捷信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符加嵘:“成立四个月资本金就不足了,但需求还是很多。”资金不足还只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难题之一,除此之外,由于身份不明,小额贷款公司难以像金融机构那样按利差征税,而是要按照全部贷款利息收税,所得税25%、营业税及附加5.56%,也让这些小额贷款公司负重不堪。
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地下钱庄的阳光化,但是其成立除去相关硬性规定外,对于其本身该如何选择也是是尴尬的。一方面民间资本是否可能放弃地下钱庄的高利率,转而成立小额信贷公司受制于人,在银行利率的碗里分羹呢?但另一方面,民间资本能从灰色地带走到阳光下,虽说利润减少了,但风险也减弱了,借贷资金也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以后,其效应也是双面的。不得吸收公众存款(这样对银行体系和社会稳定不会造成伤害);强调本地化经营(决策权、客户经理和服务对象的本地化);贷款利率放开(其利率上限应高于商业银行上限,因为其承担了更多的风险)。该类机构资金来源非公众性,没有最低资本金要求,其本地化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部分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并且节约了审批时间,稍高的利率上限使它们敢于向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融资。
但是另一方面,就像鹿城捷信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符加嵘担心的那样,小额贷款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很让人担忧的,供不应求的局面能够支撑庞大的中小企业走到哪一步?
三、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分析
1、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及结构
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到期偿还困难,不仅增加经营风险,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因到期债务无法偿还,而导致企业的破产。而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就必须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较大,筹集资金的方式就越多,如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吸收国家和法人单位投资等,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靠银行借款来解决资金需求。银行借款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因此中小企业在确定融资结构时要考虑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原因在于:第一,如果企业使用长期借款来筹资,它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将固定不变,但如果企业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则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第二,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并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资产,则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补偿短期借款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展期,则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第三,长期借款的融资速度慢,取得成本通常较高,而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
2、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指使用资金的代价,包括融资费用和使用费用。前者是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委托金融机构代理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注册费和代办费,向银行借款支付的手续费等;后者是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如股票融资向股东支付的股息、红利,发行债券和借款支付的利息,使用租入资产支付的租金等。由于融资费用与融资额几乎同时发生,因此应将融资费用视为融资题的抵减项。融资成本便成为资金使用代价。
一般情况下,融资成本指标以融资成本率表示。
融资成本率=融资使用成本/(融资总额一融资费用)
不同条件下,企业以不同方式取得的资金所付代价是不同的。内源融资一般融资成本低。但如果从社会各种投资或资本所取得平均受益的角度来看,内源融资的留存收益也应于使用后取得相应的报酬。就这一点它与外源融资无差别,只是前者不对外支付,后者需对外支付。因此企业留存盈利可视同普通股对企业的再投资,其资金成本是股东对外投资的机会成本,即股东将可以分得的股利,再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票或债券所得的收益。因此,企业用留存盈利赚取的收益至少应等于股东们投资于各种具有同等风险投资机会赚取的收益,这种同等风险的投资机会可以直接假定为对企业进行再投资,并赚得和以前股本同样的报酬。所以,内源融资的盈利率与普通股相同,只不过它不需要融资费用。
就外源融资来说,无论是权益性融资(股本、实收资本)还是债务性融资,都必须支付融资成本,其表现形式分别是股利或利息。债务性融资的成本一般低于权益性融资的成本。
3、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
首先,由于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同时它们信用等级偏低,所以间接融资较为困难,尤其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贷款更为困难。同时,直接融资中的债券与股票融资也局限于中小企业的规模与信用等级,不易成功。由此,风险投资便成了中小企业购买设备、不动产,进行扩张、改造融资的首选方式。此外,还可以采取另一种融资方式:内部职工集资,可以适时采用。它不但融资成本低,而且可以在融资的同时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企业的信用能力,又不会影响原股东(合伙人或业主)的控制权。
其次,中小企业应在信用等级和偿债能力以及财务风险许可的范围内,尽量争取短期贷款以补充营运资金,使企业能够增加产品存货,扩大生产;向客户赊销或得到付现折扣优惠,扩大销售,最终产生利润。但在增加贷款的同时要注意财务风险的控制。
我国资本市场-中小企业筹资渠道问题研究与对策(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