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会计准则相比旧准则发生了很多变化,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给理论研究和企业实务都带来新的问题。本文仅关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从资产减值准则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新准则的特点及其与旧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分析新准则应用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资产减值准则
【正文】:
随着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会计信息质量,对资产的准确计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宏观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出发,还是从微观企业各项资产的价值核算角度考虑,资产减值问题成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问题。新会计准则中突出资产减值准则,将其单列出来也体现了其重要性。因此研究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资产减值准则理论概述
(一)资产减值准则内涵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里的“资产”除有特别说明外,一般是指单项资产和资产组。其中的可收回金额,新企业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是指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资产减值的实质是资产价值的再确认。一般地,企业在取得资产时,其购入的价格代表投资者预期的资产在寿命期内所能产生的经济利益,因此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价值应当是一致的。但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受到金融环境、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资产的历史成本与可收回金额会产生差异。如果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当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时,会计就应该记录和反映这种资产减值,这就是资产减值的本质。
需要注意的是,资产减值是一种资产的评价方法,立足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要求立足于现在和将来,对资产价值的确认是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进行,其确认基础是事项而非交易,与初始确认以交易成本作为入账依据不同。此外,虽然都是资产价值的减少,但资产减值也不等同于资产损耗,因为在补偿对象上,资产损耗是因生产产品而使其价值转移到其所生产的产品,会通过该产品的销售得到补偿;而资产减值更多的是因外部因素的变化或内部使用方式、范围的改变而使其价值降低,往往通过企业所有者权益予以补偿。
为了对资产减值准则有更透彻的理解,本文认为有必要明确资产减值准则的使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仅对以下资产的减值做出规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采用成本计量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金融工具准则规范以外的长期投资、商誉、已探明矿区权益等长期资产(注1)。也就是说,新准则规定的可以运用资产减值准则的资产只限于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等。因为这些资产是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要项目,其是否发生减值和减值的程度在判断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操纵空间,用制度进行明确的规定,可以减少会计舞弊现象,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而存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式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未探明矿区权益等八项资产减值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等其他准则。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因为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准则规定,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也就是说商誉也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而资产是否真的发生减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一是考察内部减值迹象。主要包括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其实体已经损坏;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企业内部报告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等。另外,也可以从外部减值迹象来判断。主要指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而发生减值;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等环境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等(注2)。
(二)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比较
我国在2001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和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都提到了对资产减值的规定和处理方法。新旧准则相比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总体来看,更有利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1. 明确准则的适用范围
以前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制度中并没有专门的规定来规范资产减值,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散见于若干具体资产准则和统一的会计制度中。一般表述为: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论是时间的规定还是范围的界定都有可操作空间。新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还细化了资产减值项目。 浅析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