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严格按照标准,从严控制、合理配置,切实解决当前部门间苦乐不均的情况。建议建立相应级别国有资产调剂中心,对对应的资产实行统一管理。资产处置和闲置资产调剂是提高资产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建立资产调剂制度,制定调剂办法,对各事业单位需要新购或新建的资产,首先从现有资产中调剂。可以运用拍卖、联营、租赁等形式盘活资产,实现资产的流动;采取激励与惩罚措施相结合,促使资产占用单位及时清理闲置资产,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不计提折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为了保证资产处置的公平公开,应通过调剂中心,以集中处置方式为主;拍卖和调剂应作为行政事业资产产权转移的重要方式;对于管理维护成本过高的资产即可予以处置。据此,应建立行政事业性资产集中处置与调剂转让市场,将行政管理与市场经营两种手段有机结合,制定与单位经济利益挂钩的资产处置办法,鼓励各单位将闲置资产拿出来进行交易,通过所有权变更或使用权转让等方式,将闲置资产转化为有效资源。
(五)构建信息平台,加大监管力度
要准确掌握各类资产的总量、分布、结构,必须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网络信息系统,实行动态化、网络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为资产预算编制、资产购置、资产调剂和资产使用效率评价以及资产处置等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技术支持。考虑到资产管理与财政其他管理工作的统一性,应从公共财政管理的大视角出发,以公共财政改革为契机,以“金财工程”为平台,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系统平台和统一组织实施的五统一原则,横向覆盖所有事业单位,纵向贯穿中央和地方,向前衔接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向后衔接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系统,全面涵盖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资产管理的系统化、一体化、动态化、网络化。
(六)规范处置流程,杜绝资产流失
1.按照不同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的范围和标准,对闲置资产进行申报和登记,对资产进行评估,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进行处置和调剂。
2.逐步实现事业单位资产社会化、市场化管理,对闲置资产实行有偿服务、转让、租赁或者公开拍卖。规范处置过程、加强收益管理。
3、强化资产处置审批,规范资产处置过程,增强资产处置透明度。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程序及权限制度。凡需处置的资产一律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否则不予承认,擅自处置国有资产所造成的损失要追究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竞价转让,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需处置的资产要先评估后拍卖,使资产处置过程社会化、公开化,增强处置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国有资产处置取得的收入全部进入国库或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变部门收入为政府收入,由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确保资产分配过程在部门间的平衡。
(七)加强对“非转经”资产管理,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非转经”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在事业单位经费不足、工作人员工资收入不高、待遇偏低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事业单位都客观存在“非转经”的活动。国家对事业单位“非转经”要建立严格的申报审批制度。“非转经”必须进行严谨的论证,要经过事业资产管理机关的批准。在申报审批过程中,一是把住“非转经”资产来源关。二是要强调“非转经”资产的效益。三是规范资产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四是建立健全“非转经”资产的监督管理责任。对已经转为经营性用的资产,按照企业有关制度进行管理。
引文注释:
注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2、411号令
参考文献:4以上
1、丁复鸣 《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 2005-5
2、 《绍兴财税与会计》2008年 第一期
3、财办〔2006〕51号 《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4、《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财政部第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5月30日
6、宫秀芬,徐碧赢,我国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探析 辽宁大学学报 2006.6
7、李宏伟,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之友 2006.
从绍兴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看我省改进对策(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