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经济健康并协调发展的基础,小至一个单位,大到整个国家,会计信息真实与否,对经营决策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都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为确保正确决策,会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保证。但目前我们远未能从总体上遏制虚假信息的蔓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甚至愈演愈烈,如何能得以根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中,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思路是首先从基础概念谈起,把握会计信息失真涵义、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以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原因,最后提出治理对策。其中, 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动因及以制度性因素为例着重分析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是本文重点。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了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涵义的理解,丰富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现实意义上,通过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改变我国企业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泛滥的局面提出操作性较强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
【正文】:
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弄虚作假的报表日益增多。2001年审计署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会计报表严重失真的企业占68%,有的虚盈实亏,有的虚亏实盈,有的把大量资金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上市公司中也出现了诸如琼民源、银广厦等严重的会计造假事件。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为了建设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我们必须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
一、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一)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按照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所提供的一种标准语言文字信息,它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对会计数据的解释。它具有真实性、全面性、目的性、可比性、实效性、连续性、社会性、计量性等特点。
关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界很多学者总是以经济真实来衡量会计信息的真实,普遍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定义为与经济事实相符,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解释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会计信息的真实要做到:生成会计信息所依据的程序要合适恰当和生成会计信息的过程要合法、合理这两点。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及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信息真实的对立面,如果产生会计信息的程序未能做到完善恰当,会计操作不合乎程序规定,或者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趋于不一致而致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未能了解会计信息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真相。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
(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意义
失真的会计信息在不断地困扰着国内外的实务界和学术界,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将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
1、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需要一个合法公平的竞争机制,只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市场经济才能有效地进行,顺利地完成资源在市场上的配置。
2、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利于正确引导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的进行。为了进行宏观的经济调控,国家计划、统计部门需要诸多的资料,包括与国民经济有关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统计资料,这些资料大多来源于会计信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能合理地保证这些资料的真实,从而不至于误导相关的部门,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3、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利于保护契约关系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能有效地满足委托方监管代理方的基本需要,使他们能在市场中得到合法的利益而不至于退出,实现他们资本保值增值的目的。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他们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而失真的会计信息往往是他们决策错误的一个原因。
4、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利于减少经济犯罪活动,防止腐败滋生,维护社会安定。会计信息失真必然造成管理混乱,漏洞百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为经济犯罪大开方便之门,滋生腐败。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将经济犯罪、腐败、企业破产等防患于未然,从而为整个社会带来福利。
可见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而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力图在这一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努力,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关的对策。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动因分析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
会计信息起着向信息使用者传递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作用,在理论上不应该存在假设,否则与传递会计信息作用不相称。但是情况并非如此,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经济人的自利性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说,我将要论证,成功的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是其无情的自利性;亚当•斯密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中以进化论的思考方式阐释了自利性对社会进步与制度革新的巨大贡献。其实,自利性是一种普遍的人性,有着无可争议的正面效应,但它也是罪恶和灾难之源。人性善,人性恶的争论持续了很多年,原因就在于人性的复杂性,有时表现出善良的一面,有时表现出罪恶的一面。人性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它的自利性。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关系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当局,一般雇员,供应商,为公众服务的审计师,律师,股票发行上市的承销商,政府官员,都有自利性的一面,他们中的每一个群体都在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自身利益。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理性经济人在利益关系中会为了自身效用最大化作出自己的行为。当某些经济人通过判断和权衡,认为制作失真会计信息符合自身效用最大化时,他们就会制作失真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