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计信息包括的两大内容来看,处理经济业务数据是财务部门的传统职责。经济业务包括外部业务、内部业务和转帐业务。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就要填制一张原始凭证。经济业务数据的处理过程,也是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到形成财务报表结束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产生财务报表以外,还产生其他报表和分析资料。财务信息是为企业财务管理而提供的信息,如有关资金的取得和运用,费用的分摊,财务成果的确定及其分配的信息等。有些财务信息直接来源于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也有些是通过另外过程取得的。编制财务信息不仅需要历史的经济业务数据,而且需要计划、预测数据;不仅需要企业外部收集的数据,而且需要企业内部的统计、预算、定额等数据。例如:目标成本计划及执行情况、现金流量预测、收入实现的确认、费用分摊依据等信息的生成。
(五)会计信息的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活动离不开管理,而管理则离不开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国家和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决策的依据。因此会计信息无论是对微观还是宏观经济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保证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正确有效,保证国家利益不受损失,有利于保证企业各有关利害关系集团和个人做出科学的决策,保证他们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和侵犯,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据KPMG对美国3000家大中型公司的调查,舞弊有52%是通过内部控制发现的,47%是通过内部审计检查发现的。(注3)可见内部控制对于防止舞弊有重大意义。
(一)完善内部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要求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财务报告目标、营运性目标和遵循性目标。实际上,人们最初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通过内部控制,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可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能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尽管现代内部控制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防止财务报告舞弊,而由防弊为主发展为以兴利为主。但是,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始终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资财提供者往往不亲自参与对企业的管理,而是将企业交托给专门的经理人员经营管理。这样,经理人员与股东等资源提供者之间便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受托人必须如实地向资源提供者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不得隐瞒、欺骗。管理当局应当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果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管理当局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当然,股东会聘请独立的第三者——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加以验证,并发表意见。但管理当局也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保证交易的发生都经过了必要的授权,并进行了完整、连续、系统、真实的记录,按照会计准则和其他信息披露规范编制财务报告。这不仅仅是审计的需要,更主要是管理当局受托责任本身的需要。因此,合理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目标。
(二)内部控制环境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
根据企业的控制环境内容来看,即使设立良好的内控也会因执行者能力的不足或道德的败坏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管理当局本身就缺乏诚实,那么就会对整个公司的道德观形成不利影响。尽管有一套书面的规定和程序,如果管理人员的状态松散,处于对自身利益,自身报酬的角度出发,进行盈余管理甚至财务操纵,欺诈的动机,这样更有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现象。而会计人员由于制度的原因,往往受制于管理人员,不得不屈从于管理当局,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外部信息使用者。“巨人危机”爆发后,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中国人民银行马上派了一个工作组到珠海检查,检查结果让人吃惊——巨人集团没向银行贷一分钱! 到1996年底,巨人大厦修建所用的1.6亿资金,都是靠公司自有资金和卖楼花所得收入提供的。这体现了时下我国很多企业的一个通病:缺乏现代资本运营的理念及技术,缺乏长远的内部控制观念。如果巨人集团内部财务制度健全,理财循环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就不至于此。(注4)由此可见企业的管理者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三)内部控制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力保证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非故意性行为和故意性行为。非故意性行为是指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或过失等原因,导致会计政策选择不当,而导致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行为。故意性行为是指会计人员在内部人的授意、协迫之下,为了企业管理当局的私利,不遵守有关会计原则,故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属故意性行为。内部控制的手段包括职责划分、授权批准、实物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审计等。(注5)无论是故意性失真还是非故意性失真,上述控制手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或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
职责划分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问题。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主要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这些职务应由不同的人担任,使各部门、岗位和员工都各负其责,相互制约,既可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能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
授权批准是指交易的发生应当经过适当的授权,不允许有未经过授权或超出授权范围的交易。这样,就明确了管理当局及各阶层管理人员、职工的职责与权限,如果出现没有授权的经营活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相应的人应当承担责任。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依据会计法和统一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账务处理程序和企业的会计政策,保持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建立会计凭证的预先统一编号、审核、保管制度,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稽核制度,禁止会计人员越权处理会计事务。由于在经济业务过程中采取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凭证编号、核对等措施,使经济业务和会计处理得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防止错误发生,即使发生了错误,也易于自动检验和自动纠正,保证了会计记录的正确和完整。
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企业的各种财务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企业资产运用的经济有效性等进行审核。开展对审计委员会负责的内部审计有助于减少和发现故意性或非故意性的虚报、漏报错误,并能促使职工尽量减少错误。
(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内部控制制度职能的发挥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会计信息质量2(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