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对控制系统的作用来看,会计信息既是进行监督的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的手段。控制的本质是对信息的控制,控制过程是信息的变换过程。控制系统通过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反馈而起到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信息是控制的基础,离开了信息,控制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解决代理问题的控制手段,其主体是会计控制,如果离开了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就无法反馈信息,更无法将其转换成抵消或纠正偏差的控制指令,排除干扰,实现系统的目标。例如决策者可以通过业绩的报告信息的加工和整理,了解目标的实现情況,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经过奖惩手段而调整偏差,实现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信息是实现控制的主要工具。
三、会计信息质量与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
(一)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堪忧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有如下表现:
1、会计工作程序混乱,会计人员素质低,单位连必要的账都没有,或设立多本账,直接伪造、编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虚假业务资料进行核算。
2、乱记费用或收入,如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计提折旧,随意摊销成本,多计收入或少记收入,虚报收入和利润。
3、有的单位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必要的内部牵制制度,使得员工相互勾结,导致企业资产流失;有的单位很少进行财产清查,账实不符,大量潜亏隐藏在库存中。
200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联合举行了一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卷调查。调查表明,个人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完全可信的占8.45%,基本可信的占26.98%,部分可信的占45.17%,认为基本不可信的占16.10%,完全不可信的占3.14%。对100家左右机构投资者的调查也表明,没有一家机构认为财务数据“完全可信”,认为“基本可信”的机构投资者有41家,占41.41%,认为“部分可信”的机构投资者有54家,占54.54%,认为“基本不可信”的机构投资者有3家,占3.03%,认为“完全不可信”的有1家,占1.01%。(注6)这显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信心不足。表明在当前投资者心目中,财务数据的失真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影响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和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如会计准则不完善、财政、证券监督不力、中介机构执业不规范与管理当局合谋等,但内因即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混乱,同样不能忽视。
(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有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
有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內部控制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很一致的意见。许多学者
和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还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而企业大多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冊、各种文件和制度,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內部控制。有的企业则对内部控制还没有概念,巨人集团衰败、沈阳飞龙集团“失踪”、郑州亚细亚关门、广东国投倒闭等事件都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就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设问被调查者。其中,有83.56%的人认为不很完善或不完善,这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不少问题﹐仍处于不完善状态中。那么究竟什么方面不完善呢?经过调查,有21.89%(人次)认为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其次有20.60%(人次)认为是设了监督机制但没有有效执行﹐这说明目前存在两种内部控制不完善的现象。(注7)前者是无“法”可依,后者是有“法”不依,流于行式。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1、公司治理机构形同虚设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或控股股东控制现象严重,缺乏必要的约束。公司治理实际上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内部控制许多方面涉及到内部公司治理。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宗旨就是,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配置权限、公平分配利益,以及明确各自职责,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从而实现公司的多元化目标。而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及经理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因此,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形式上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大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实际工作中,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还有明显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关键人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并有较大的任意权力。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分工不明,往往成为橡皮图章,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或少数关键人就能控制公司的财务报告。为了控股股东或管理当局的利益,就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操纵财务报告,提供虚假信息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
2、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作用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具体表现在:
(1)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没有成文的内控制度,导致缺乏明确的控制程序和标准。进行有效控制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制定控制程序和标准,并使之成文化,让员工都了解相关的控制。而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往往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宣传。
(2)虽然建立了但很不健全,如较重视供产销环节的程序控制,但忽视内部控制结构的整体协调;较重视对实物的控制,而忽视对行为者的控制;经济往来中疏于管理,造成资产不清、债权债务不实;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无法实行;等等。
(3)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而且也较为全面,但仅仅停留在纸上而不执行、不落实,未能发挥有效作用来制约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实践中,或企业领导自身不注重遵守有关控制规定,或对员工的违规情况一味宽容,缺乏强有力的惩罚措施,频频使用例外原则,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信任度和威慑力下降,导致控制制度失效。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会计信息质量2(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