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不良学习风气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的调查研究
前言
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种习惯性势力,会常常作用于教学过程。不良学习风气则会使班级的学生学习目标处于被动状态,学习态度消极。相对的,好的学风能造成一种相互激励、互相促进的强烈气氛,它对班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教师也更出色地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消极颓废的学风则妨碍学生学习,降低教学活动的成效。学习风气也是一种教育力量,无论是优是劣,都会客观地作用于教学活动。重视对学风的分析、研究和建设,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近期发现,班级里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一种懒散的状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积极完成作业,对老师的劝导也是满不在乎。同时还出现个别小团体,集体逃课,上课打闹,还带手机进课堂玩游戏等等不良学习风气。整个班级像一盘散沙,各科平均成绩一度下滑,个别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此,班级各科任老师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项研讨会议,对不良学习风气的种种现象进行深入讨论,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共同建立一个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干劲强,学习方法科学的班集体。
基于会议的讨论结果,结合自己的经验,我决定2018年2月份底开学初期,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校范围内,对10个班级400位学生的分发问卷调查,对初中学生这个学生群体展开调查研究。通过采取结构化问卷,让被调查者就某些有限定的问题做5分钟内做出回答。比如这次我们设计如下问题:你有自己的梦想吗?你觉得你的学习能力如何?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你感兴趣吗?班级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榜样?遇到问题你会主动找老师解决吗?等等,问题的答案一般为“很好”“一般”“不会”等。通过收回来的问卷,我们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得出40%的学生对自己的梦想不确定,2%的学生有自己的梦想,25%学生觉得课堂教学很无趣,另外33%的学生遇到问题不习惯主动找老师或者不愿意请教同学。因此我们得出,班级不良学习风气的形成原因包括:求学欲望不足,自学能力有限、课堂教学趣味性不强、缺乏学习榜样,学习方法不科学、班级凝聚力不强,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等,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动力不足,而班级学习氛围不强,犹如一盘散沙。接下来是这次调查的具体分析。
一、班级学习风气概念界定
(一)学习风气的介绍
学习风气,是指一个班级中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干劲、学习方法等的总和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良好的班风、学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热情,并在班级里面形成你追我赶、互相勉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气氛。同时,也可以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品质、学生品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个具有良好学习风气的班级里生活,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他们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良好学习风气的特征表现
关于班级不良学习风气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的调查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