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歌德也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我们也常讲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把学习的兴趣与个人精神的最佳状态相结合,是学习知识的一种策略。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中有所成就者,无不对所学的知识有着深厚的兴趣,良好的兴趣推动着他们通过孜孜不倦的追求,最终取得了成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大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当学习感到迷茫的时候,我就多读一些书法大师的轶闻趣事,如王羲之练书痴迷时,忘记了家人送来的饭,吃饭蘸墨的故事;欧阳询外出游览,在荒郊野外发现西晋章草石碑,揣摩三天三夜的故事。古人尚能如此热爱书法,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热爱它哪?我主动去参加或观摩一些书法比赛,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拓宽学习书法的视野,体会学习书法的重要性。在写字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笔画的形状与外界的物体的形状结合起来,“横画象船竖露垂,撇似柳叶捺燕尾,”以此来增加笔画的灵动感,同时也加深了对书法术语的理解。有了学习的兴趣还要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逐渐增强学习的耐心,然后一点点加速,一次次坚持。一百次口号不如一次行动,心动不如手动,努力做到心动加手动、朝着目标动,时刻告诫自己说到就要做到,“宁可少点火,不能放空炮。”把每天的学习计划真正落实到自觉的行动上,落到一张张习字的作业中。狄更斯曾说:“顽强的自制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景因素的影响,在舒适的生活条件下,人太容易忘乎所以了,太容易放纵自己了。针对性格的弱点,我坚持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只要一有工作空闲,就给自己安排学习内容。认真管控和限制自已参加其他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以此达到不让一日虚度的目的。有时却因重要的活动耽误了学习,第二天一定挤时间补回来。克服坏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并因此受用一生,成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有力武器。
三、多记笔记,提高领悟水平,增强记忆能力
在远程教育的学习中,尽管老师的课件多种多样,但做好笔记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在中小学时期就知道,上课做笔记是一种良好的习惯。爱做笔记的人对知识的学习,会更多一层意识在里面。首先,学习的任务不只是简单的接收这一个动作,而是接收和储存,做好笔记的意义也就在于此。人们常说重复是记忆的最好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信息记录的二重循环过程。其次,做好学习笔记,也能提高学习的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对学习笔记的对照,抽取所学知识的主要骨干和脉络,更容易使我们看清所学知识的全貌,从而理清下一步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再次,做好笔记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更强的动手能力和捕捉灵感的能力。做笔记本身就是一种动手能力,做笔记就是一种时刻准备着的态度,接收知识的天线时刻呈打开状态,这不仅是一种好的学习状态,更是一种学习的能力。认真做好每一堂的学习笔记,对我们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不懂的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注释,重要的章节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要加上标记。另外,多做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使我们更专注于老师的讲解;有助于加强记忆,特别是对考试前的复习大有帮助。有时候,除了把教材和光盘中重要的地方做下记录之外,还要综合其他相关资料,整理出一份内容较丰富的笔记。这份笔记应反映出你对学习资料的理解程度,是对学习笔记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学习与巩固。
通过三年来的远程教育的学习,使我已有的知识得以巩固,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无论是所学的专业知识,还是自我学习的能力都得到大大提升,工作之余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无止境的含义。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的坚持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向社会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学习中完善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