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由于教师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任何一条纪律都是重要的,必须严格遵守。做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行,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塑造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要具备以下教师职业道德:依法执政,廉洁从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文明礼貌,注重礼仪。 (二)高度的责任心 叶圣陶认为,教师的素养最根本的一条是高度的责任感。教师得先肯负责任,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的这种责任感从何而来?首先来自对教学工作本身的意义的正确理解。教师岂止像韩愈在《师说》里说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做人。也许大家还记得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用硫酸泼狗熊。这个学生守纪律,爱学习,成绩优异,经常拿奖。而这样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残忍之举?这样的人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吗?答案不言而喻。因此,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仅要明白自身工作的意义,明白教育的目标在于把新生的一代培养成合符社会需要的“人”,而且对他所致力培养的,究竟该是怎样的“人”,这样的“人”又应该怎样去培养,心中都得有把权衡的标尺。这标尺就是教育工作者的理想。每个教师都应该是有理想、有追求的灵魂工程师,而不是那种单纯满足于捧着课本传授一点书本知识的教书匠。 (三)对语文教育工作有浓厚的兴趣 肯负责任的前提,是对自己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乐此不倦。兴趣,固然可以由一种理想或者信念产生;但持久的兴趣,往往来自对工作本身的规律的钻研。童第周曾说:“对工作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挫折,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回。”我们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育工作有浓厚的兴趣,才会对工作进行钻研,并在钻研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前进;同时又会激发我们的兴趣,由此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只有这种从持久的、不懈的研究中产生出来的兴趣,才是推动工作、促进工作的动力。
谈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谈谈七年级学生的管理 | 下一篇: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分析及教育..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谈谈 课程 标准 小学 语文教师 素质 | 2020-08-29 10:55:0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