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做笔记时,为了赶上老师的节奏,急速的写,而完全不注重字体的规范、工整。尤其是在做作业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是应付式的完成任务。但是有种画蛇涂鸦的结果,写出来的字连他自己本人也未必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
四、客观因素
随着信息化社会、电脑时代的到来,对于刚接触汉字的小学生来说,使用网络各种输入法远比汉字的书写练习来得更轻松,更容易掌握,正因如此,汉字书写也正在被有意或无意地弱化。
总归一句话,就是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行,总是急于求成,慢慢的形成了一种容易急躁的情绪,遇事不稳。
面对学生的此类陋习,我们老师不能不重视起来,重视学生书写的兴趣培养,重视学生书写的思想教育,重视学生的意志磨砺。
1.培植情感,端正态度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能直接对认知产生影响并与学习动机、兴趣、信息、内驱力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书写教学中存在大量触发学生情感的因素,教师必须适时地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情感培植,使学生在书写中受到强烈的、复杂的情感熏陶,加速学习的进程。在进行情感引导时,首先要遵循书写的功能特点,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书法产生愉悦情绪和美感体验。要启发学生通过多种角度联想、观察,充分认识字是人的第二面孔,练好字可以给今后的学习工作带来方便,同时写好字是对他人的尊重。其次,教师应重视自身的感染力,从尊重、关心学生出发,做到表情和蔼、语言生动、示范准确,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敬和亲切感,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同时直接影响到学习的行为和学习效果。只有学习上抱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才不会轻易放弃学习,才会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欣喜。
2.培养兴趣,强化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和积极学习的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对书写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投入,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师要借助于各种引导来培养学生持久而深刻的稳定兴趣。对大部分学生,可把他们作业中的好字用红笔圈出给予肯定,通过不断更新让学生进行比较,感受进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抓住一点一滴的进步加以表扬。
3.磨砺意志,不畏艰难
正所谓求学不轻松,轻松学无成。书法大师林散之先生曾说过:“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颐养之深,醖酿之久,而始成功。”学习书写,一定要有顽强的意志。中学生活泼好动,不容易沉下心来练习书法。开始时满怀信心投入十分的热情,过段时间看看进步不大,于是沮丧悲观、疏于练习,或者频繁更换字帖,这是学生的通病,也是教师须着力解决的一大问题。
学生所出现的一些书写陋习,要想改变,就首先要力戒旧弊,抛弃陋习,取法其上,从头开始。古人云,字无百日之功。要想真正学有所成,就要眼到心随,苦其心志,劳其手臂,临池不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永远不会有成就的。其次,要克服习字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的出现会使人心烦意乱,使长期保持的浓厚兴趣在短时间内丧失殆尽。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这确是一种意志的考验,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克服困难。
浅谈学生书写陋习的成因及解决对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