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较高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的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
3、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1)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灵活调节进程,活跃课堂气氛,控制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处理偶发事件等。
(2)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一个教师应有能力组织和指导兴趣小组,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能力组织讲座、讲演、展览、表演、制作、考察、竞赛、撰写报告和论文等活动。形成人人参入、自己动手、发挥特长、凸现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四、管理制度
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学校自然要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否则将不成方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对于建立学校的良好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对于培养师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工作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学校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向管理要质量。农村小学更是要真正把口号变成实效,必须认真了解“管理”的内容,正确处理“管”和“理”的矛盾和掌握执行管理的艺术才行。
管理制度中“管”是一种约束,“理”是疏导和导向。“管”是指禁止什么,提倡什么,用制度、条例、规定,规范地把管理的对象、行为定向管起来,使每个被管理者有行为,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发挥作用。“理”就是为什么要禁止这,为什么要提倡那,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让管理对象知其所然,并创造一些必要条件,使之能自觉执行。“管”是刚性的,“理”是柔性的。管理,实际上是管理者组织人才、物力、财力、信息等,为实现学校目标的刚柔并济的一切活动,两者的关系是:“管”靠“理”来实现,“理”为“管”服务。“理”比“管”更重要。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更好的发展。
五,安全管里
1.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农村小学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做到以人为本,不敷衍懈怠,不能走形式主义。教师和领导应时时刻刻警戒心,留意任何可能出现的隐患,尽最大限度防患于未然。学校应该定期检查,做好记录工作,认真执行值班任务,不求一劳永逸,牢记安全第一。
除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及家长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定期开设安全思想教育课程,定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演习;不再限于对学生叮咛嘱咐,而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必要的应急手段。
2.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措施。学校应该建立安全工作小组,以责任制的方式进行督促,确保安全工作有效落实,争取做到安全工作人人管理、人人负责。与此同时,农村小学应该结合自身环境条件进行必要的分析,将最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排解,并设置一个应急小组统筹方案,尽可能将意外几率降低,将意外损失减到最少。
3.申请财政、人力支持,改善学校设施。农村学校的经费不足常常令其在安全管理工作问题上捉襟见肘,学校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尽可能改善学校建筑设施,并提高人防、技防能力,有序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这时国家应该给予财政支持,令农村学生也有享受安全稳定学习的权利。不仅如此,学校应尽可能调动一切力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学校、家庭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总之作为农村小学校长来说面对的困难很多,任重而道远,希望所有的农村小学校长都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浅谈农村小学校长的教育管理(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