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回顾三年的学习经历,有艰辛:网络教育学习不像面授那样,好多知识一下不能消化,只好请教同事,借助百度,有时候为了一个问题连饭也顾不上吃,有时候单位事多,好几天不能学习与工作兼顾,诸多辛苦,但“痛并快乐着”,总算没有辜负自己的初衷:一则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不少知识。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行动,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我认为:
1.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处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快,如果不学习,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工作。闲暇之余,要经常阅读李镇西、朱永新、陶行知等教育名家的著作,向名家看齐;要学习新课程改革等教改最前沿的信息,做到不落伍、不掉队。
2.立足校情,制定科学的学校发展规划
一个好校长才能成就一所好学校,才能成就一批好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之以恒的将我校的德育教育做好做强,争取能够成为学校特色乃至全县的特色。当然,办学并不单单是有特色就行,还应该注重教育质量、教研水平、教师成长等诸多方面,要制定学校发展目标、教师成长目标、教育质量目标。
3.注重管理策略,让管理更人性
管理不是管住人,而是管住教师的心,只有让教师的心在学校、在课堂、在教育上,能够在工作期间谋划如何当好班、干好事,那么,校长也就是一个符号。魏书生当校长期间经常外出讲学,他的学生成绩还那么优秀、学校工作还能够正常运行,靠的就是一种理念。因此,在分工上要将权利下放,让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每人一把号、同吹一个调”。平时多于教师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有病了看看、过节了问问、有事没事聊聊,让教师有“家”的感觉。让管理既有制度的刚性,又有人情的柔性。
4.注重质量,以课堂文化培养人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离开了这个话题,就不成为学校,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才算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东西都达成了共识。现在的质量观也逐步清晰。试想,一个学校如果不参与课改,怎么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一个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师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宗旨,但是教师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作为校长,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怎样培训老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水平?学下理论固然重要,但是,我认为校长要把重心下移,把目光落实到课堂上来,因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校长要以课堂为载体、为切入点、为突破口,狠抓教师有效课堂的构建,在课堂构建过程中适时引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管理者,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德服人,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质,真抓实干,大胆创新,才能构成为一名合格的校长。
关于学习《教育管理学》的体会 (3)(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