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促进校长治理团队协调机制建设
中职学校校长治理团队在角色定位方面,应树立突出核心职能、强化监督职能、完善协调职能的思路,由以校长为中心的治理团队合理分配决策、规划、执行、评估职能,以便于不同利益主体对学校治理工作权责的清晰界定。副校长干部直接担任职能部门负责人,各职能部门涵盖了教育、教育、教研、人事、财务等多项事宜。校长治理团队适当放权,下设中层治理部门,对各职能进行专项负责,并且按照扁平化组织结构要求,自主设计各自的内部组织结构,避免过多的治理层次。通过明确治理主体的权责,校长放权后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岗位的治理效果,在这种分权分责的协调治理机制下,促进多方利益主体参与到学校治理中来。
三、提高治理意识,实现价值趋同
1、加强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民主监督教职工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行使当家作主民主权力的主要途径,它的主要形式是教职工代表大会。但是中职学校监督机制不完善,职代会职能缺位,教师民主监督权没有得到切实维护,不能有效参与和帮助提升校长的治理效果。监督的前提是校长治理团队积极地进行政务公开,公开透明办公,开设多种监督途径。常见参与监督的途径有校长信箱、座谈会等,但却没有专业的、正式的、常态的监督组织。所以要想实现学校发展的正确走向,就必须全面推行民主建设,让广大教职工参与到学校决策制定中,在充分发挥教职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础上,确保学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构建与学校《章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包括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卫生保健体系、绩效评价体系、纠纷调解体系等,确保学校各方面工作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在既定章程框架内有效执行,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真正实现责权明确、权利统一,充分发挥职代会的职能作用,为学校校长的高效治理提供强力支撑和保障。
2、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的伙伴合作模式
家校合作是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关键环节,在家校合作机制中,家长能够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帮助教育者提高教学质量,或参与到学校政策制定中,确保相关政策的普适性和科学性,如此不仅能够增进教师、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多维互动,而且能够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和成长状态,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心理学作用。
四、促进智库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1、完善人才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智库作用
顾名思义,智库就是思想库、智囊团,是为政府部门公共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信息支撑、舆论引导的专业机构,是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参与力量。教育智库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同样在教育治理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简单来讲,教育智库就是以教育发展战略和战略实施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业咨询机构,主要成员是由教育专家和交叉学科专业构成,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组织存在,发展宗旨就是为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者在进行战略决策时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思想支撑和策略方法等。教育新常态下,教育治理更多强调的是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平等对话,主张相关利益主体充分表达自我诉求,然后在各自的碰撞、交流和理解中达成利益平衡,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健康发展。因此,建立教育智库时推进现代教育治理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校长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2、加强校长治理团队的素质教育与能力培训
校长是一校之长,校长素质与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校长治理团队成员间的整体水平和互补程度影响治理水平的高低。有治理才能的校长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把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使每个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治理才能的校长必须重视工作效率,因而在工作作风上,要求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绝不容许推诿、拖拉作风;有治理才能的校长必须讲究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善于同群众商量,发扬民主作风,寻求最佳方案,绝不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有治理才能的校长必须注意领导艺术,沉着、冷静、客观、不急躁,善于以理服人,绝不简单粗暴,只靠行政命令行事。因此,加强校长治理团队的素质教育与能力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求。
关于中职学校校长治理能力的几点思考(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