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同时有助于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点。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出适合他们的数学思维方法。例如,在讲解“如何计算除数是小数的数学公式”时,先引导小学生自行寻找解决方法,让其通过自己思考或是同学间互相讨论的方法得到一定的结论,再加上教师课上的系统讲解,让学生掌握“化小数为整数”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能够增强小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的记忆点,并实现教学内容与数学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提高小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的能力。
预科学是提高小学生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一学习氛围,在每项教学课程开展前,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将问题预览出来,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教师也可引导小学生形成分类思想,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有利于增强其记忆能力。例如,在讲解不同图形的面积和体积时,要求其能够准确分辨同一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公式,再将不同图形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分别分类记忆。首先教师先向学生讲述图形的基本特点和定义,再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形象的图形模型,再让学生观察共有几个面和点,长、宽、高各是多少,经过比较和分类,根据计算公式求出不同图形的体积和面积,使学生具有了初步的归纳分类思想。
6 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创建情境教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数学教学形式。由于数学具有抽象和逻辑的特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局限性。为了让小学生更为形象的了解教学内容,必须营造一个具象环境,并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具体的表现是,在创建教学情境时,可以适当地结合数字和形状的组合方法。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数字和形状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比例尺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测量生活中建筑间的实际距离,再运用比例尺的数学方法将实际距离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至一定数值,最终让小学生在作业本上体现出来,让它感受到数学的神奇,然后调动其学习数学的热情。探索数学定律是数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教师使用指导方法让学生熟悉学习规则。例如,在计算圆的面积时,学生圆的长度是曲线,向他们询问问题。“还能像正方形那样用边长来求面积吗”,小学生就会开动脑筋,这时教师提出利用半径来求面积,尤其针对园周率这个固定值,告知他们在计算圆的面积时必须要用到这一固定值,使得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熟知这一规律,进而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7 课后复习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师分配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这一阶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首先要考虑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情况,选择与课堂内容紧密贴合的习题,让学生自主去完成习题。当发现有疑问或是不会的情况下进行标注,及时向老师提问。对于部分价值较高的习题可以适当拓展其知识层面,经过老师的系统讲解后,让小学生自行理解和消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会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让其开动脑筋,通过发散性思维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当然,数学思想方法的实现形式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教师应该将具体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通过他们已经学过的数学思想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在不断探索和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能力。
8 结论
总而言之,方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让学生掌握建模思想和回归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文英 .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J].成功 , 2017(11):00093.
[2] 缪贵云 .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之渗透、探寻 [J]. 新课程 ( 上 ), 2018(3) : 68-70.
[3] 郑永涛 .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J].小作家选刊 : 教学交流 , 2014(11):268.
[4] 费佳 .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和探索 [D]. 贵州:贵州师范大学 , 2016.
[5] 刘晓丽 , 孙爱芹 .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3):27-30.
[6] 郎红玲 . 高职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J] 课程教育研究 , 2015(22):16.
[7] 刘晓丽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研究 [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 , 2012.
[8] 刘莲香, 王正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0, 31(1):122-126.
[9] 刘爱武.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J]. 思想理论教育, 2015(8):38-42.
[10] 李红丽. 中国先进传统文化对当代文化软实力提升[J]. 现代交际:下半月, 2016(1):110-112.
[11] 陈曼娜, 宋州.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1):54-58.
[12] 林丹.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经验与成就[J]. 文化学刊, 2018, No.91(05):44-49.
[13] 王慧敏.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J]. 企业导报, 2014(14).
[14] 赵林. 中国先进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当代意义[D]. 河北师范大学, 2011.
[15] 唐踔. 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 文化学刊, 2011(2):17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