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广告也精彩
在杭州市优质课评比时在上《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节时,W教师在一开始播放了一则广告“力度伸泡腾片”并让每一位学生猜测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充分发挥了电教在新课导入的作用。教师板书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引入课题自然、生动。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新奇,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真实可感的有趣的科学情景,学生整堂课都会带着新奇的疑问,怀着极大的兴趣,怀着大胆的猜想,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学习,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快乐。
通过新奇情境的设置,可以变抽象知识为活的现象、具体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实在,物质世界的奇妙,强烈的求知欲便油然而生,从而触发了学生的精神需要,新知识的学习便在一种良好的情境中得以进行。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有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境,巧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创设实验情境,体会动手的快乐
在科学教学中,实验不仅可以再现教材描述的对象,显示科学的结论,使学生生动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多做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同时参与实验过程,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动手带来的快乐。
案例3:一绳穿心
在做“解剖猪心”的实验时,我先让学生自行辨认心脏的各部分外部结构;接着,由我演示解剖过程;最后,我将粗白绳沿心脏的左心室出发,经过猪心的各部分结构后穿回到左心房,白绳头、尾连接,完整的血液循环模拟途径就展现在学生眼前。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而有趣起来,学生跃跃欲试,都想自己亲自体验一番。“顺着”学生的心意,我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准备了猪心、蜡盘各一个,解剖刀、镊子、剪刀各一把,粗白绳一根,接下去就让他们亲自动手领略生物有机体的内部奥秘。
在许多类似的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有心栽柳”,往往会成为促进学生成材的机会。
案例4 行不行,做个实验就知道了……
师: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那将它连入电路,共有几种接法?
生:六种。
师:哪六种?
(学生回答后老师表格显示六种接法)
师:那这六种接法是否都能改变电阻呢?
(学生开始讨论,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
师:看来意见不统一。谁能为自己提供最有力的证据?
(一位学生站起来了)
生:行不行,做个实验就知道了……
师:好!如果我们用实验来研究,具体应怎么操作验证呢?
生l:我想让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串联在电源两端,移动滑片P,看电流表的示数是否改变。
生2:我想让滑动变阻器与电灯串联在电源两端,移动滑片P,看灯的亮暗是否改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体验学习乐趣 提升乐学情感(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