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而来”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不确定的,是可以预测,但无法规定的。”这就是动态生成,它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信息技术课由于其课程自身的特点,更具有开放性和未知性,也让我们的教师经历了越来越多的意外和尴尬。如果在课前或课中甚至课后能做到“有备而来”,那样就能很好的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试图从备规范、备计划、备教案、备评价、备反思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规范;愿景;优化;评价;反思;有效 “有备而来”一词指的是能准备充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或者说是未雨绸缪。作为一名教师有“备”而来那是根本,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更应做到未雨绸缪,有备而来。 信息技术课堂拥有开放性的电脑和丰富的网络世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互动性,而且新课程的改革已经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良好的课堂教学管理不仅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而且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来规范并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所必须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笔者认为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是双边的,我们在规范课堂教学制度、教学愿景的同时,也应从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上作出分析,并需要结合义务段小学信息技术实施的《学科教学建议》更深层次地去挖掘其内涵,可以说教师的一切行为是导向,教师只有万事俱“备”了,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备规范—信息素养培养的催化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所以,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制定教学规范——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之“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所学校都有校规,任何一课堂都有它的规范存在,一课中没有了规范就会形成一盘散沙,就像车子没有了方向最终会南辕北辙,成为“无源之水”。信息技术课堂更需要课堂的规范制度,因为课堂的开放性,课堂的网络化,如果没有规范制度作为轴心的话,课堂的教学质量只能是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因此学期初就给学生解释规范的内容:1、规范纪律:上课纪律包括上下课排队纪律。2、规范保存:因为考虑网络病毒因素,所以将每台计算机做了网络映射,同时每台学生机都设置重启后整个硬盘还原,学生的作业统一保存到映射的服务器上,大大降低了局域网中毒的几率。 2、依托绿色网络——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之“本” 当然规范的建立只是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信息素养培养的前提。要让规范的制定真正成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催化剂,我们还必须依托绿色网络。时下,网络在全球的覆盖率越来越广,教学中也发现学生确实对网络充满了好奇、求知和渴望。所以我们可以寻找学生喜爱的热点,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要把学生利用绿色网络工具服务于我们其他的学科,真正体现了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如:以网络为载体,信息技术与语文、英语、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整合利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备计划—教学愿景构建的氧化剂 构建课堂教学愿景指的是在课堂中师生之间能形成一股内在的力量,促使师生间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建议》指出教学计划应包括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环境分析、主要措施、活动安排和教学进度表等内容。确实,计划的制定要根据教材、学情、环境分析后才能制定适合本年级学生的内容。如在第一册教材中前两个单元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而后两单元是让学生掌握指法的应用。考虑到指法的应用会比较枯燥,如果一味的按照教学进度安排的话最终将会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抹杀。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练习指法中不但不会减退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同时反而能增强学习热情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开学初就打开“填空题”请一个班级的同学来完成自己的“愿景”。 出示我的计划表后,首先请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各小组的“愿景”。最终的答案是: 小组1:适当安排游戏课。 小组2:小组间展开打字争夺赛。 小组3:看看打字规范谁最“牛”.。 小组4:适当给予自主安排。 小组5:同桌间展开网络打字游戏大比拼。 小组6:适度安排画画课,我们更喜欢画画。 小组7:我们就喜欢打字。 小组8:让我们网上聊天,会促进打字速度。 小结:看来学生们对本次的“填空题”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能利用要学习的指法操作实践于打字游戏、打字比赛或是网上聊天等,不仅激趣了指法的教学,同时也巩固了指法的练习。当然网络聊天是存在很大的利弊性的,权衡下我们就引导学生通过打字游戏或打字比赛来加强巩固练习。 看来真的是一举两得啊!这样与学生间共同完成的教学计划,使我们都有了共同的学习目标,真正实现了学生们的愿景。 备教案—课堂教学优化的助燃剂 课程的教案一般我们都备祥案或简案,如是基础课程我们就应备祥案,而有些练习或者是拓展内容的课程我们则会备简案。在备教案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网络中的有效素材,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激发学生兴趣 挖掘学生潜能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导师,是引路人,学生只有具备了兴趣才能让课堂更具色彩。因此我们就要尽可能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 【案例】《美妙的海洋世界》是要学生学会用百度有选择地获取网上的图片,并用画图软件对网络图片进行简单的处理和修改。获取网上的图片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而处理图片则需要耐心和细心。因此为了兼顾两者,得到“鱼”和“熊掌”,教师只有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 师:(播放一则鱼儿在海洋世界里非常悠闲、愉悦地嬉戏的动画。)同学们你们能从这则动画中,看出鱼儿在海洋世界里游动的姿态和形态是怎样的吗? 生1:鱼有大有小。 生2:鱼一会朝这边游一会儿朝那边游,姿态各异,千姿百态。 师:说得真好。鱼有大有小,成群结队,而且朝着不同的方向游动。 (板书:有大有小 成群结队 不同的方向游动) 师:面对这么可爱的海洋生物,我们能否伤害他们?如果从环保方面来讲,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生: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师:如果今天的课堂想请你完成这幅画,你愿意吗? 声(异口同声):愿意! 这样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教师教学的心情顿时高涨。学生不仅能认真地完成他们的作品,有的同学还把海洋世界装扮得惟妙惟肖,甚至让不同的鱼儿能在海洋中遨游、嬉戏。速度快得惊人不说,完全挖掘出了学生潜能和智慧。 发挥网络优势 设计生活化任务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有备而来”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