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当然是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但监管本身并不是要绝对保证不出现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实际上,市场经济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倒闭是资源(如资本和管理人员)配置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而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中仍只强调防范风险,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十分僵化,这事实上保护了垄断,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效率。
4、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金融监管工作中,无论是对金融机构的审批,还是对金融风险的分析、识别、判断、化解,都需要从事金融监管的人员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网络银行迅猛发展的前景下,要想实现监管目标,必然要对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金融监管当局的许多现有监管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与金已监管目标的高标准和监管任务的艰巨性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有金融监管所要求的较为全面的经济、金融、法律、高等教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员较少;许多金融监管人员还不能对金融机构的各项指标进行前瞻性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使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的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人员不多等;这些都影响了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深度。
5、分业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1)、我国混业经营趋势加强使得原有的以机构类型确定监管对象和领域的监管模式难以发挥作用。自允许券商、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允许保险基金以购买基金形式进入股市以及允许券商股票质押贷款等相应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以来,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混业经营趋势正逐步加强,各金融机构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品种创新,进行业务相互融合和渗透,呈现出混业经营趋势。另外,一些新的综合化经营的金融集团也相应成立,这些都使在原有的以机构类型确定监管对象和领域的监管模式难以发挥作用,容易出现监管真空。
(2)、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金融机构将大量涌入中国,他们将会要求在我国境内从事混业经营,即使我国利用限制性保护条款,这些机构也会绕过管制,采取混业经营措施,因此不仅对我国的金融机构带来冲击和挑战,对金融监管机构也会带来监管难题。
(3)、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后,其全球经营战略及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段对监管政策具有更大的规避性,使我们的监管成本提高。例如在1998年上半年由于人民币利率连续几次下调使本外币的利差空间明显缩小后,许多在华的跨国公司纷纷提前归还其未到期的外汇贷款,转而利用外资银行开具的备用信用证作担保到中资银行筹措成本相对较低的人民币贷款。这样做一方面对我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平衡造成很大压力,向时也给监管工作带来相应的难度
四、如何进一步改进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水平。
(一)、更新金融监管理念
1、转变金融监管理念。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通常由五类机构对包括金融市场在内的所有市场行使监督职能,分别是董事会、中介机构 、媒体、行政监管、司法诉讼。越靠前面的机构所起的作用越直接、纠错效果越好,成本也越低;越靠后,最后补救性质也越强。从系统论、 控制论角度看,金融当局的金融监管属于外部监督、制衡、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金融监管的地位和作用,既不 能包打天下,也不是无所作为,必须更新金融监管理念。一是金融监管不能保证所有银行不倒闭。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的目标 ,但并不能使得每一家银行都不倒闭,恰恰相反,也只有部分银行不断的倒闭、不断的产生,才能保证金融高效运行,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二 是个别银行倒闭不能视为金融监管失败。虽然巴林银行在新加坡机构违规经营导致其破产,但新加坡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仍是全球最卓有成效 的监管之一;三是金融监管重在发现、预警、评估和控制风险,而非仅仅是对风险损失的最后补救,即金融监管当局不仅仅充当最后守夜人的 角色;四是金融监管的效率和生命在于适应金融业发展而变化,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监管模式。金融监管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和促进整个金 融业的发展,确保实现金融监管目标;五是金融监管不能替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治理。相对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治理而言,金融监管终究 是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内外因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无论如何,外因不能取代内因而发挥作用;六是金 融监管不能替代市场约束和社会中介监督。市场约束和中介监督机制、金融监管等共同构成了外部有效监管。在一个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中 介机构、媒体的监督所产生的效果往往并不比监管当局的监管效果差。同样,市场约束、社会中介监督也不能替代监管当局的监管。金融危机 爆发具有强烈的冲击性、波及性,金融监管成本尤其是造成了巨大损失的事后监督的社会代价高昂,并且由于技术复杂化、专业化的趋势,使 得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存在困难,即不同专业人员之间也存在所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不论是普通的居民存款、投资人、被保险人 了。七是金融监管要体现成本和效率均衡原则。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