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对资金实行计划管理,成立资金计划部。资金计划部门结合公司发展规划及业务要求,编制年度资金计划,并核定监控各分支机构的最高限额。资金计划部门负责公司资金的统一存放、内部资金调拨。实行法人统一结算制度,对营业部资金进行及时监控,有效防止营业部挪用资金,并通过开发计算机资金风险控制系统来加强对此类风险的防范。
最后,风险管理委员会检查自营账户的构成和每天交易的盈亏情况,掌握各部门头寸、损益和交易策略,用证券组合套期保值技术和自动化分析系统对风险状况加以监控,以确保融资、交易策略保持在可接受的风险参数之内。
4、委托理财业务风险控制体系
首先严格职业操守,加强自律管理,这是控制委托理财业务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委托理财市场健康发展的微观基础。证券公司必须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摒弃暴利心态,踏踏实实做好委托理财这项中间业务。
其次,证券公司要规范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模式都是一对一的模式,证券公司应该通过不定期的电话交流、会议以及书面形式与客户保持经常的联系,对委托人披露资产管理的信息情况。披露的具体内容由投资者和证券公司协商,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披露的频率,要让委托资产管理的客户满意。
证券公司要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不得向委托人承诺投资收益。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防范经营风险。如实反映经营状况,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制度,强化会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加强对重大表外项目(如担保、抵押、未决诉讼、赔偿责任等)的风险管理,在岗位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各会计岗位职责,严禁需要相互监督的岗位由一人独自操作全过程。
最后,为了避免资产管理人运用受托资产违规操作,证券公司应该强化对资产管理人的监控,要求资产管理人必须定期提供报告。必要的时候,公开披露投资组合和资产的净值。绝对禁止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人以自有资金和委托管理的资产进行混合操作,同时建立风险准备金,从收取的管理费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用于弥补买卖损失和证券交易的损失,有效的保障资产委托人的利益,降低风险。
(四)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处于成长期的证券公司正处于高风险的状态并且具有经营规模小、资产质量低、抵御风险能力低的风险特征,所以更应该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证券公司的兴衰以及风险防范的能力,除了市场情况、人员素质、体制机制等因素,很重要的就是业务的开展超出了本身风险的承受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证券公司的决策层在业务发展方面的总体定位是否正确。
中国的证券市场自从2001年由牛市转为漫漫熊市,预示着中国证券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证券公司的决策者、管理层不要片面的追求所谓高风险、高收益,要转变过去那种单纯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的观念。资产的保值是要重于增值的,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要放在效益前面。由于风险管理并不能消除风险,只能转移风险、降低风险,证券业又是高风险的行业,而证券公司又处在证券业的高风险位置,本身的经营活动必然要面临相应的风险,因此各项业务的开展要寻求收益和风险的平衡点。
用效益——风险相对应的理念对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进行分类。经纪业务属于低风险、收益稳定。该业务有个规模效益问题,要求定期投入、更新,但受大盘的影响较大。承销业务有一定风险、又有一定收益。该业务项目周期比较长,客户会有一些前期融资的要求,受到证监会发行规模的限制。资产委托理财业务和自营业务都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该业务只能在资产规模的一定限量内进行,收益大起大落,并且一旦投资失误或者大势很差,亏损的规模也比较大。保持风险与收益的均衡性应该是成长期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总体目标。
对于像证券经纪这种低风险的业务,证券公司可以把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对于有一定风险的承销业务,如果可以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可以扩大发展。对于高风险的自营和委托理财业务,要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规模,负债结构,资金运用成本等情况限定在一定的资产规模内进行。
(五)加强风险管理的交流联系
1、加强同行之间的学习、交流。
目前整个证券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都是较为滞后,缺乏系统、成型的经验。在我国,证券公司都是处在成长期,因此相互之间在风险防范方面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同盟而非竞争对手,因此同行之间应持一种开放的、学习的态度,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损失。
2、学习银行、保险行业的成熟经验。
风险管理不只是证券行业的特有问题,银行、保险等其它金融行业同样也会遇到恶意诈骗、内部作案等管理风险事件。银行、保险业发展历史较长,风险管理的经验比较成熟。处在成长期的证券公司应该认真学习、积极借鉴银行、保险业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
3、加强与供应商及相关厂商的联系
受行业特征影响,证券公司要加强同柜台交易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供应商、防伪技术和提供灾难恢复技术的公司联系,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向其提出需求,并且可以获取多渠道的信息技术及时利用其最新成果,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环节的设计控制住风险只说明具备了一种基本能力,用尽可能少的环节最大限度地去管理风险,才能够体现出水平和智慧。这需要不断积累和思考。
(六)培养员工的个人成长 证券公司成长中的管理风险分析(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