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细化预算管理为重点,改革现行公共财政运行体制。公共财政活动是用纳税人的钱为纳税人办事,这是公权力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很可能是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通过财政预决算对公共财政活动进行控制,是防止公共财力被滥用的一项重要措施。预算是财政收支的年度立法,未经权力机关批准的财政收支是违法的。与国外对公共财政的严格控制相比,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表现是年度预算太笼统,预算外资金数额庞大,甚至超过预算内资金;财政支出随意性大,市长签字可以改变预算进行支出,各部门的支出更是“一把手”说了算;财政预决算情况的透明度太差;对职务消费缺乏严格地控制,官越大,对财政资金“自由消费”的空间越大等等。作为执政党,破除既得利益心理的阻力,不断细化财政预算,增强财政预决算的透明度,大力推进职务消费改革,切实加强对财政资金的预算控制,从而建立起严格的预决算管理制度是反腐败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总之,腐败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对于“腐败”必须从以“腐败现象”为基础进行界定的误区中走出来,腐败是公权力的运行机制混乱,其本质特征是公权力被滥用,其表现是“谋取私利”、“损害公利”的行为。反腐败必须从发现并将清除“腐败分子”的误区中走出来,将重点放在“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公权力运行机制”上,这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本文最后列举的几个制度机制,只是笔者认为当前迫切需要予以改革的,要建立起完备有效的公权力运行机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最根本是,所有改革都要顺应现代民主政治原则的要求,使与公权力运行有关的过程公开、透明,便于监督。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
引文注释:
(注1)转引自邢瑞煜:《官德建设论》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61页。
(注2)转引自罗忠敏:《通向廉政之路:中国反腐败的历史思考与现实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13页。
(注3)转引自罗忠敏:《通向廉政之路:中国反腐败的历史思考与现实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26页。
(注4)转引自罗忠敏:《通向廉政之路:中国反腐败的历史思考与现实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42页。
(注5)转引自罗忠敏:《通向廉政之路:中国反腐败的历史思考与现实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56、59页。
(注6)李剑峰:《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20页。
(注7)转引自李剑峰:《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20—133页。
(注8)李剑峰:《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20页。
(注9)转引自秦德君:《制度设计的前在预设》,《新华文摘》,2003年第4期,第15页。
(注10)转引自秦德君:《制度设计的前在预设》,《新华文摘》,2003年第4期,第14页。
(注11)转引自罗忠敏:《通向廉政之路:中国反腐败的历史思考与现实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9页。
(注12)转引自罗忠敏:《通向廉政之路:中国反腐败的历史思考与现实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247页。
(注13)转引自罗忠敏:《通向廉政之路:中国反腐败的历史思考与现实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65页。
(注14)石秀印:《人性假定与社会制度设计》,沙莲香等:《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第157页。
(注15)转引自秦德君:《制度设计的前在预设》,《新华文摘》,2003年第4期,第14页。
(注16)转引自贵州省纪委宣教室《路基必须夯得结结实实——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贪污受贿案剖析》,中纪委《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参考资料》,2004年第4期,2004年4月10日,第27页。
(注17)转引自李永忠:《腐败“五失”与科学分权》,《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11期,第39页。
(注18)罗忠敏:《通向廉政之路:中国反腐败的历史思考与现实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241页。
(注19)转引自李永忠:《腐败“五失”与科学分权》,《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11期,第45页。
参考文献:
1、罗忠敏:《通向廉政之路:中国反腐败的历史思考与现实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
2、李剑峰:《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3、邢瑞煜:《官德建设论》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4、石秀印:《人性假定与社会制度设计》,沙莲香等:《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
5、秦德君:《制度设计的前在预设》,《新华文摘》,2003年第4期。
6、邹吉忠:《论现代制度的秩序功能》,《新华文摘》,2003年第4期。
7、李永忠:《腐败“五失”与科学分权》,《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11期,3月11日出版
8、J﹒C﹒博伦斯 H﹒J﹒施曼特:《美国政治腐败:权力、金钱、美女》,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9、黄修荣、刘宋斌等:《中国共产党廉政反腐史记》,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腐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