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制现金流预算的基础上,企业重点要加强现金流运营的动态控制,并和企业运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并举(8)。在现金流动态管理过程中,要密切注意企业正常经营和稳定发展的持续性,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时要高度重视企业现金流的稳定,忽高忽低的现金流对企业稳健运营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企业要妥善处理资金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的关系,努力加快资金的循环,防范资金风险,保障企业资金运转安全。然而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由于其产出规模小、人员较少且一般身兼数职、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资金薄弱等因素,使得其管理缺乏内部控制的观念,或者是将内部控制制度视为一纸空谈,从而使内部控制成为管理工作的盲点。尤其在财务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现金管理不当等薄弱环节,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保障。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完善企业自身的内控制度和财会制度,加强现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具体应做到:
1、对现金的安全控制
要严格控制对现金、银行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的接触,除出纳人员和相关人员外,要求企业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的直接接触,以确保安全。
2、授权批准控制
要求企业明确规定涉及会计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实行内部牵制制度
即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例如,要实行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使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4、建立现金收支日报制度
通过编制现金收支日报表,加强对企业现金流出的日常监控,防止现金遭受盗窃、挪用或不当使用,以节约使用资金。
5、及时进行现金的清查
核定库存现金限额、不得坐支现金、严防白条抵库。库存现金的收支应做到日清月结,确保库存现金的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额相互符合; 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相互符合;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数额分别与现金、银行存款总账数额相互符合。
(六)、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伴随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企业应收账款会相应增加。为减少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企业应加速对应收帐款的结算,应该把应收账款的回收纳入销售管理全过程。所有销售管理人员同时必须熟悉经济法规,依法理财,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好每项经济业务的市场调查以及交易对象的信誉调查,以清醒的头脑警惕和防止签约方因违约、投机取巧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确保生产经营的健康平稳运行。同时,可从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其一,制定旨在加快应收账款回收的价格浮动制度;其二,在制定内部考核制度上,把债权的回收状况与财务部门、销售部门的经济利益紧密挂钩,个人的工作成绩与个人收入挂钩,树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其三,调动一切“关系”清收欠款(9)。 另一方面是要防止销售人员因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业务而盲目赊销, 首先明确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进行负责, 并以实际收款数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其次要加强对业务金额较大的重点客户的管理,并制定适当的追账策略, 定期核对应收账款, 制订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 保证销售额的足额回收; 严格控制账龄, 根据国家会计制度准则, 妥善进行死账、呆账的会计处理(10)。再次定期做好收账款分析,以评价收应收账款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为将来更好开展工作提供经验。最后就是要强化对存货管理, 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的停滞, 以科学的方法预测企业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 尽可能地就近销售以缩短库存周期, 减少积压, 从而逐步提高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 合理进行有限资金资源的分配, 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七)、重视企业信用,实现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
企业的信用如同人的灵魂一样,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公司信用工程的建设,在现金流管理方面,公司信用主要表现在与金融机构、供货方、以及广大客户合作等方面。首先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的长期合作,按时还本付息,使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能够始终得到银行的支持。其次在经营中应以诚信为本,杜绝拖欠其他企业款项的现象,在自身处于危机时,也可得到其他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在融资渠道方面,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信用等级,加强与银行的沟通与协作,以获得银行的贷款资助。增强企业自身实力,获得发行债券或者股票融资的机会。央行新公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并没有对短期融资债券发行企业在政策准人设立“门槛”,这为中小企业进人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了机会。中小企业要通过融资渠道的多样化,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率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现金流量的管理是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形势下,提高现金流量的管理力度,对中小企业成长发展显得更为重要。中小企业应通过对外界环境的评估和对企业自身条件的分析,制定适合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战略,同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有效采取措施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当然,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只有这几方面,相信在各方面的积极探索努力下,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将会日趋完善。
参 考 文 献
谢谨,《浅谈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与改革》,现代商业,2007(18);
张小燕,《论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科技资讯,2007(15);
曹太和,《对永州民营企业加强现金流管理的思考》,管理视野,2010(5);
刘双越,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现金流的科学管理》,.实务探讨, 2009(6);
高怀雷,《从金融危机中看我国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管理》,经济论坛,2009(9);
韩雪敏,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经营管理;
梁飞媛,《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初探》,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 (4);
李旭东,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如何加强现金流管理,经营管理;
岳翠凤, 浅析中小企业现金管理,科技信息,2009(13);
10、黄怡,黄晋蜀,中小企业成长需要对财务进行合理规划,财会月刊, 200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