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为两国经济贸易合作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日本科学技术发达,经济管理先进,但资源贫乏;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助互补,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政府为了摆脱经济不景气状态而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已使日本经济从依赖出口型向扩大内需型转化。日本资金过剩,加上日本汇率不稳定,也促使日本企业加紧向外投资,增加从国外的进口。而我国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正是要利用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发挥我们的优势,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这就使中日两国的互补关系更加明显,给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客观条件。
(三) 中日经贸关系中有着其他国家间经贸合作中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
中日之间的交往有着悠远的历史,相同的地域文化,民间合作的愿望十分强烈。这种建立在地理位置和友谊基础之上的国际经贸合作关系可以缩小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从日本对华的投资结构将可能出现以下一些变化:一是制造业,特别是内销产品的生产投资向中部地区转移,资源开发型产业较多进入西部地区;加工出口产业和服务业投资继续在沿海等交通发达地区集中;二是进入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该区域的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其中人口密集程度较高的成都、重庆、西安等占有很大比重;三是进入中部地区的日商投资增长快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而由于服务业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东部吸引日本产业移动的速度仍将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四) 中国的巨大消费市场对日资企业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对于日本而言,中国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在日本进口商品中,中国产品已经占到14.5%,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位。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由于存在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将成为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市场之一。这种背景将为日本对华投资的长期、稳定提供有力条件。预计今后5—10年日本对华产业转移将会恢复到1992—1998年期间制造业投资的平均增长水平,即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5%。
(五) 中国加入WTO对日本是一个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以“贸易立国”起家的日本是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若实现对WTO的承诺,到2005年将使日本获益610亿美元,远远大于美国和其他国家。可以说,中国入世后,会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商机。综合来看,蔬菜、谷物、肉及食用杂碎、乳蛋品等10类初级产品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将成为对日贸易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商品,在对日出口中的份额将提高;相比之下,咖啡、茶、调味品、其他动物产品等10类商品出口有望出现一定的增长,但是贸易顺差不会过快增长甚至可能缩小,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会有太大变化;虫、胶、树脂、树胶等4类商品出口增长缓慢,因其贸易规模有限,比重下降,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并逐步扩大。
(六) 中国西部大开发为中日经贸合作提供了较好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的政策是“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因此,中国西部大开发为日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中日经贸合作的新领域。西部大开发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它的积极的作用超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范围,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日本应发挥其作为本地区重要成员的积极作用,增加面向中国西部等落后地区的资金、技术援助,促进整个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并通过这种方式为日本企业创造大量的商业机会,经过市场传导带动相互之间贸易与投资活动的全面发展。因此,中日两国在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市场开放领域的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巨大潜力。
五、 中日经贸关系展望 中日经贸关系(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