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研究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预习”顾名思义,让学生预先学习即将接受的内容和知识。新课改中提出教学应以人为本,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课前预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以及个性爱好等要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前预习程度。导致课前预习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群体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年龄程度、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等不同,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学生个体的知识贮备量、兴趣爱好等均有不同,这些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课前预习的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加强对小学生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的认识,可有助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情况调查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因而在此阶段掌握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十分必要。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通过对课文背景、作者信息、文章脉络的整理和分析可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前预习效果并不佳。为进一步系统全面地了解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小学在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对象为邱县实验小学部分在校师生,其中学生180人,一至六年级学生各30人,一次性发放问卷共180份,收回18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针对当前小学生的实际学情,我们对调查问卷设置了10道题目,主要涵盖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态度、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效果三个方面。
首先,小学生对待语文课前预习的态度整体状况良好。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两道题目: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