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是班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班级的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起着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充分挖掘班级文化建设资源,营造良好班风。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尊重,重心是集体利益。通过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制定,营造一个相互尊重,互相关心,团结友爱,一心为集体的和谐氛围,使人置身其中如沐春风,其乐融融。班级文化包括班徽、班训、班风、学风、班规、班主任寄语、班级公约、班级誓言、班花、班诗、班歌、班级点赞榜等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文化特征。让每一堵墙都“说话”,让班集体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文化氛围、优秀文化精神的文化组织。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应该是每一位班主任的努力方向。加强“立体化”班级文化建设,把自己的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班级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必将会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沐浴”良好的班风健康成长。
此外,班主任需要多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使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感受到教师的行为是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这样才能获得家长的支持,顺利开展班风建设工作。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鼓励家长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得到家长的真实反馈,进而增加沟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例如,有的家长对学生失去信心,班主任在与其沟通时,要将学生在校的良好表现以及成绩的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激发出家长对学生成长的信心;对于离异等特殊家庭,班主任要劝导家长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到学生,帮助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中完成自己的义务与责任。同时,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正。要肯定学生,保护好学生和家长的自尊心,要善于总结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促使家长及时将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的融洽相处、互相信任、合作教育是班风建设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