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师应多关注后进生,多与家长联系
尽管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关注到每一个小学生,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不可以对后进生放任不管,要相信每一个后进生都是可以被提高的。这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课后总结与反思积累相关经验。相关建议如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关注后进生,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给与他们的回答以鼓励,并给予赞许的眼神。(小学阶段的孩子属于潜力非常大的时期,若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与激发则会产生正面效果),在批改作业时对后进生的作业进行优先批改和优先讲解(这会让他们得到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大部分后进生会因此得到鼓励,在今后写作业方面会认真思考),对后进生进行适当的课外辅导,其实这并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帮助他们把当天的问题解决了,也就不会将问题积累起来越积越多,也不会造成后面听课越来越听不懂的情况,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
最后,还是需要家长与教师的相互合作,教师要利用空闲时间多与家长沟通,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为家长提出有效的建议。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家时,家长也能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应尽到应有的责任
针对课外补习班的种种问题,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了相关举措。首先,陈宝生部长对此次整顿校外补习班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即要进行整顿的是违规的一部分(超前教学、违规办学、无资质办学的部分)。他还提出:地方政府需要负起责任,教育部门也应该起到相应的指挥作用。因此,在规范课外补习班上,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需要尽到应有的责任。首先要发布相关的通知,并出台相关的规定,通知必须到位,确保每一个责任部门都行动起来。再细化到各个地区,总结出治理的经验,进一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对违规办学的补习班制定出“黑名单”和“白名单”并向全社会公布。
针对正规的补习班,地方政府以及教育部门也不能松懈对其管理。首先,要定期对这些补习班进行突击审核,避免有“应付检查式”的补习班现象出现,审核的方面应该包括:补习班设施是否完备、是否符合办学资质、教学质量是否合格、补习班教师是否具备相应资质、补习班收费是否合理等方面。然后,应该对这些补习班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做到收费项目明确,无附加收费;收费定价合理,避免乱收费、“喊高价”的现象出现。最后,应该定期组织针对补习班责任人、补习班教师的讲座、培训。从思想上规范补习班责任人、补习班教师,时刻警醒他们应以“教书育人”为主,盈利为辅。真正让课外补习班能够有益于参加课外补习班的小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