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教学方法。这不仅可以减少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想禁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情景教学法以知识点为基础,创建贴近文章内容的学习情境,降低文本理解难度的同时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如在五年级《桂花雨》这一篇课文中,讲到“摇花落”这个部分时,为了让学生体验“摇花乐”,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作者摇桂花的课件,起到渲染气氛,激发情感的效果;再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描写摇花落的有关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课件中的画面,根据“抱、纷纷、满头满身”等词,想象正在与作者共同参与这项活动,感受桂花落下的情景,并请几位同学来还原场景,根据书中的词,把摇桂花树的场景模仿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再如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恰当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了好的方法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语文阅读方法是提升学生阅读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语文阅读,如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让其准备一本摘抄本,遇到好词佳句时进行摘抄记忆,可以对完成的好的学生给予奖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在课桌上准备一本字典,以便于生字的查阅。在课堂中教师不断地强化阅读行为,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环节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小组比拼,男女分组竞赛等。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要进行监督和指导,可以采用适当的反馈,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发放积分卡,如以两个星期为周期,学生可以通过积分卡等形式来兑换奖励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对于学生的建议
1. 树立正确阅读观念,增强阅读动机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阅读作为一个人获得知识、增加学识和见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我们的学生应该要意识到,阅读不仅仅是对文本的简单记忆和背诵,为了获得好的成绩,还是提升自我语文素养,提高个人品味,丰富个人魅力的过程,我们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应当树立终生阅读的观念,从长远来看,我们将受益一生。
2. 掌握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知道,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可以使我们事半功倍,如快速阅读法、边读边想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等都是一些容易掌握的基础阅读方法。我们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还应该长期坚持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记读书笔记、查阅工具书、写读书心得、写批注等,手脑并用,把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材料随时记下,日积月累,就能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增强记忆,积累知识,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增强记忆。在阅读完之后,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参加一些相关的竞赛表演等,学会一定的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对于家长的建议
家庭是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每位家长都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孩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长的自身修养将给孩子的个性品质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家长要改变传统的阅读观念,努力配合语文老师的课外阅读工作;另一方面,家长要重视家庭阅读环境的营造,家庭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情趣的重要场所。首先,家长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固定适宜的安静的阅读场所,相对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孩子走进文本,走进文学的世界,促发孩子的共鸣;其次,家长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要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阅读,指导孩子进行阅读,尽可能多的“亲子共读”行为既可以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加深亲子关系,又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最后,家长要善于鼓励表扬自己的孩子,将孩子的阅读成果展示给他人,树立孩子的阅读自信心,慢慢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使得阅读成为孩子的家常便饭。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调查分析的实践报告(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