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对以上学习习惯会时好时坏,经常反复,要有耐心去督促、教育。老师做到及时的批改作业,查找未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帮助他及时补上。家校齐努力,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二、帮助后进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学生总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信任。如果在教学中,老师关心、尊重、信任他们,学生就会自尊、自信,心情愉快,积极努力地学习。
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要让孩子自主学习,主要的方法是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俗话说:“教学十年不如奖学一功。”学生在我的身边如同我自己的孩子,因此要求他们每天以“我不服输,我能成功!”自勉自励,消除自卑增强自信。事实上,多年的从教经历告诉我,当学生(或孩子)在学业上失利的时候,千万别骂他笨。我接触的不少后进生家长在和我交流的时候,不是张口就强调“我家孩子那脑袋可好使了!”就是向我反复求证:“老师,我家孩子很笨吧?”甚至我在给个别学生辅导时,做不上题的学生会大胆地坦然告诉我:“老师,我笨,所以我做不上。”因此,对待这样的差生,我第一点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寻出生活或学习中的一件事来证明他并非智力缺陷,而是学习方法不对或是懒惰。让他消除顾虑,恢复自信,相信上帝在你眼前关上一扇门,他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四、家长对孩子要多鼓励
家长及时的称赞鼓励也会激发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我们学校的范老师在这方面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她儿子小时候好动贪玩,不爱学习,小学的学习成绩很不如人意,对此,范老师很是下了一番苦心。那年范老师过生日,孩子自己为她做了一张贺卡,她在卡片中这样写到:“送您一张很小的卡,说上一句很真的话,不必说母爱是丰满,是美好或是博大,只因她洋溢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就已是最美的神话。妈妈生日快乐!”然后,又在卡片醒目处画了一只山羊和小猴在嬉戏,欢爱之情跃然纸上,王老师看了后非常激动,决定利用这次机会鼓励孩子:“孩子,你能写出这么优美的语言真是不简单,我觉得你在写作方面很有天赋,将来也许能当作家。”并将卡片精心地保存。从此以后,孩子爱上了写作,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愿意用语言记录下来,与母亲分享,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不断写出。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
在教学中,用图片、实物或PPT演示或采用情景教学,让学生充分调动感官使他们自己乐学。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眸子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而直观手段是培养学生一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
六、留足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乐学
课堂的开放,是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下的开放。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特别注意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情境,凡是能通过动手操作理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即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尽人意,但只要他参与了,就是表现自己了,他就会多一份兴趣,多一点自信。当学生们因为某个问题发生争论时,教师可以先不急于表态,而是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这样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倾听别人发言的机会,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而且使学生在争论、互评、自由发表观点中展示了自我,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枯燥死板的学习过程变成为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七、加强对后进生的课内外辅导。
1、在课堂教学中要照顾后进生。尽量说慢点,有时间多讲几遍。
2、对后进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外辅导。
3、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采用“一帮一,手拉手”。
关于促进后进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心得体会(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