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分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交流机会,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在合作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及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中学生已经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由于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很少体现出良好的克制、合作、谅解、交流的特点,因此性格发展容易走极端,小组合作学习恰恰将这种性格、人格培养寓于教学过程。
第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学相长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要判断哪些学习任务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给学生布置,小组中每个人的任务如何分配;在教学执行阶段,教师既要控制学习进度,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防止出现“走过场”的现象,又要及时组织学生总结所学,评价小组表现。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教师创新教学的意识。以中学外语课程教学为例,很多学习内容都是与现实的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才能让同学们开阔视野、与时俱进。所以组织小组学生进行讨论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power一词时,该词的多义性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讨论空间。从其原始义项“力”,到抽象的“力量”、“权力”等,逐步拓展开来,可以将外语教学与学生在物理学课程中学习的“力”的概念联系起来,还可以结合培根的名言knowledge is power来讨论知识与力量、权力等在现代社会中的密切结合,由此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教师准备材料,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师生的视野和思路都变宽。教师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学能力也相应的得到提高。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自从 2001年新的课程标准颁布,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就进入了我们的课堂,结合外语教学特点,现代外语教学除了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又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所以,我们在外语学习中大量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相互协作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七种,分别是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等。[]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我在所教的班级选择了三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分别是竞争模式、角色扮演模式、设计模式,并根据不同人的性格、性别、生活认知成熟度、学习习惯、文化基础等一般特征,根据小组活动类型的不同进行灵活分组,每小组四至六人。学生能感受到同学之间不再仅仅是竞争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甚至是学习的督促者。
第一,引入竞争模式。
英语学习过程中字、词、句、语法词汇的训练都可以采用小组竞争的方式,把“红旗”高高地插在胜利小组的图表上,使整个小组都有了获胜的愉悦感。由于学习者的竞争关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全神贯注,使学习效果比较显著,所以,在平时的训练学习中,小组成员一旦明确学习任务之后,自觉性强的一定会督促学习自觉性差的同学,几次三番以后,自觉性明显提高,因为他觉得总是自己影响小组有些不胜重负,小组同学的鼓励、督促、埋怨都成了每个人的催化剂,这样协作小组彼此之间竞争式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进步的面开始扩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借助角色扮演增强理解力。
我在英语教学中还大量运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只要能演的,我们就分小组尝试,每个学生都有角色,有时尽管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学生也会倾力演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又在表演中反复琢磨剧本提高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在相互的磨合当中,他们感受到对方同学身上许多优秀的品质,这样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自身各方面的素养。
第三,学生“设计”共同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当中,我们引进了“伙伴”“设计”的模式。比如关于“美国”的学习,我们根据班级的八个小组,与学生一起设计了八个环节,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话题,当他们得到自己的任务后,组员们先讨论设计,定好自己小组的目标和计划,小组长及时地分了工,比如关于“美国的地理”,组长要求组员每个同学至少要比较清楚的了解美国的一个州的地理特点,然后碰头协调,他们便开始分头搜集资料,通过多种途径完成任务。后来在“综合性学习”汇报课上,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小组多位成员一起用电脑给大家展示他们搜集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并附上合理的解说,兴奋之情、成功之感油然而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他们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在合作当中拓展了学习的形式和渠道,提高了人际交际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等,使学生们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自身存在的潜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目标的评价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