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规范由纪律、舆论、班风诸要素形成.它是班集体内各个成员的行为准则,是班集体价值导向对学生个体的行为规定性,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标准、规则、参照.当班集体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自我期望是,就产生所谓规范的同化激励.
例如当新班集体组建是, “规矩”是及其重要的,<<班级公约>>的制定不容忽视.既然它是班级的共同行为准则,就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制定,而不能班主任搞 “一言堂”.在广泛征集意见,全体投票表决后的公约才具民主性,权威性.而每个班集体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所以 <<班级公约>>应该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的.
规矩有了后,就要认真落实.坚持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检查形式可以多样:
① 学生自检。让学生自我反省,如在自检中以现有“违法”行为,可以从以下“自惩”方法中任选一种:a、做一件好事,将功补过;b、在自评表上对“违法”行为作小结,自己保存,以观后效。
② 学生互检:互检方式有要好同学自由组合互检,“先进”与“落后”搭档间互检。以起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作用。
③ 干部检查:由班干部检查班内同学,发现问题后,作记载,一周一“通报”,使班干部能力得到锻炼,也使班风中充斥着一股正气。
④ 集体检查:配合校文明示范班评选工作,既检查同学,也检查班主任的工作、言行,评出优秀榜样,激励先进,争创先进集体。
⑤ 班主任抽检:一旦四种检查落实到位后,班主任抽检工作就会很轻松。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学生如果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个班集体就会是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甚至老师“不在”比“在”还好。
D,组织的调控激励
班集体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活动、纪律、制度、舆论、风气、人际关系等来调整学生的个体行为,以实现教育目标.有序、高效的调整自然对集体成员产生一种强化刺激,使其产生有利于组织的调控激励. 让每一个学生在多种班级管理岗位得到锻炼,提高管理能力,应成为新型班级管理的追求目标。为此,可 采取两种策略:
①丰富班级管理角色。丰富班级管理角色的直接目的是为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并 在此过程中提高管理能力创造条件。它可能带来的积极效应,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而 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 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②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单一的社会角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行角色变换制度,则能使学生在不 同的管理岗位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从而获得多方面的管理体验和管理能力。
E,人际关系的驱动激励.
班集体的人际关系集中体现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它含有认知、情感、行为多种心理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指示器,是人际关系的纽带.人际关系产生的情感共鸣潜在着巨大的能量,即产生人际关系的驱动激励.
以师生关系为例:良好的、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教师可以坚持“一天一谈”(每天抽二十分钟时间找一名同学谈话。)这种谈话是平等的交流,班主任以朋友,师长的身份,以帮助学生困难的角度来谈话考前找那些学习成绩起伏较大同学谈,提醒他们早作准备,精心备考,增强自信。考后找有进步的同学谈,及时肯定他们,使之一鼓作气。更要找退步的同学谈,及时分析失误,亡羊补牢,防止气馁。通过谈话,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效果明显.正所谓, “亲其师则信其道”.
四、表扬的艺术的应用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在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表扬是老师常用的教育手段,表扬是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的肯定和赞美,不但可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增强进取心和荣誉感,而且能够引发其他学生的羡慕,从而推动其他学生向被表扬的学生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1)表扬艺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形成,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大,无论在学习初期还是在掌握知识以后表扬是作为一种积极的鼓励褒奖方式,它对学生的鼓励很大,意义十分明显。
1表扬具有明确老师教学目标和树立学生学习信心的作用,激发其学习动机,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表扬作位一种诱因和激励的方式,可把各个教学实践序列要达到的特定目标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构建完整的教学时间过程,没有这个目标的联系性,授课往往会变的乏味,课堂效果不佳,老师往往会迷失方向,变得无定向、无目标不知从何处着手;当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功,充分显示了自己的特长和在相关方面的天赋,从老师和周围同学的赞扬声中得到肯定和激励,能够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化为巨大的动力,推动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
2表扬能够提供成败信息,让学生了解学习现状,有利于检查自己的进退步情况,同时引起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形成集体内争先创优的局面。。老师恰如其分的在教学过程中表扬学生,表达老师对于学生近期学习风貌和努力状况的看法,一定程度能反馈给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使其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的掌握情况,看到进步,增强学习信心,加大努力程度,看到不足,发奋图强,改善自己;此外适度的竞争能将懒慢、涣散的状态变为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一方面提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加相互之间学习、帮助、影响,另一方面培养优质学生,好生带动差生,提高学生整体水平和素质。
3表扬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彼此信任和学生树立良好品格和人生信念,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形成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结构的改革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用心、愉悦的投入到生活、学习中,积极、乐观、上进的学习;表扬在相当大程度上增加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展示了社会和谐与美好的一面,激起了学生对于美好未来和自信人生的追求。
(2)在实际教学中表扬需注意的事项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6/8/8
优秀教师激励初中后进生方法的研究(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