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的领导管理工作
【摘要】学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奠基阶段,其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小学的工作中,领导工作的关键在于明确领导的作用和领导在小学管理中的角色和地位,提高领导影响力及管理创新方法。核心在于激励下属积极主动地工作。即充分调动所属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真正达到人司其职、人尽其力、人负其责、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人力、物力、财力的效用,提高效率、增强效益、完成组织目标,以收到1+1>2的效果。
【关键词】领导、影响力、效率、管理、创新
目录
引言 3
一、领导的影响力 3
二、领导的角色和地位 4
三、领导的管理能力 4
1、计划决策能力 4
1.1小学的决策管理过程 5
1.2决策过程的5个环节及时间分配 5
2、组织协调能力 5
3、高超的激励能力 6
4、灵活应变能力 6
5、改革创新能力 7
5.1与时俱进,改变教育观念 7
5.2寻求发展,更新管理思路 7
5.3探索新路,培养创新型教师 7
四、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 7
1、 领导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威信 8
2、 正确对待权力需要,谨慎使用权力 8
3、 重视小学的人事沟通与协调 9
五、充分发挥领导班子作用,实现小学管理工作的优质高效 10
1.把实行领导责任制和发挥小学领导班子集体作用结合起来 10
2. 要提高整个小学领导班子的威信 11
3.重视领导班子进修提高 11
4.重视小学新领导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选拔 11
参考文献: 11
引言
在目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小学领导的使命和领导协调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小学各项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艺术也提出了挑战。
一、领导的影响力
作为一个领导者,权利和权威是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是能够实施的基础。一个领导者是以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和权威来控制和指挥别人,来体现其在组织成员中的影响力。那么影响力也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影响力是人皆有之,但一般人与一个领导人的影响力强度有着本质的差别。
一个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组成。权力性的影响力指由权利机构授予权利而使个人获得的影响力。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以外部压力的形式起作用。被影响力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这种影响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鼓励作用是有限的,一旦领导者的职务消失,这种影响力随即消失。构成权利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
《小学管理条例》和《小学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了在小学实行领导负责制,使领导具有了实施管理的当然权利。领导在小学管理实践中,要充分运用职位赋予的合法权利,发挥权力性影响力,实行有效控制。但这只是构成领导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能力的一部分,这种权力性的影响力对人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领导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领导影响力的构成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占有主导的地位,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非权力性影响力高的领导的权利也会随之更高,而非权利性影响力低的领导,会使他应享有的权利影响力降低。可以说,非权力影响力的大小决定了领导微信的高低,同时也决定了小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领导应努力修炼内功,努力提高个人素养,增强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以提高管理水平。
二、领导的角色和地位
浅谈小学的领导管理工作(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