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校管理要识大体弃细务。校长善于“应管与不应管”,才是一个会管的高明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领导方式有三类:一是集权式,即将权力定位于领导个人;二是放权式,即将权力定位于群体每个成员;三是民主式,即将权力定位于群体,实行多数裁决原则。集权式和放权式,属于校长不善于“应管与不应管”的表现。民主式,属于校长善于“应管与不应管”的表现。显而易见,案例中的校长的管理方式应属于民主式。. 他能够看到几位中层干部的优势、特点,采取的是支持型和集体讨论决策的民主方式。
(3)领导对于不同的教师,要求和管理的措施也应不同。不同年龄的老师的管理应体现出生命周期理论。青年教师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命令式”布置任务,教给方法。中年教师已进入比较成熟阶段,校长对他们采取的是“参与式”,经常听取他们意见。 老教师已进入很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授权式”。 对待教案的要求也不一致。对待新教师应要求比较详细、具体,而对于老教师就应大胆放手,更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五、充分发挥领导班子作用,实现小学管理工作的优质高效
1.把实行领导责任制和发挥小学领导班子集体作用结合起来
小学实行领导负责制,领导在小学的行政工作中处于决策的中心地位,全面负责小学的工作。但要想对小学工作实行有效的领导和管理,必须依靠领导班子集体的力量,以个人的吸引力、个人的品质和创造思维,把班子成员集合为一体,在考虑班子成员的认识因素、情感因素和其他个性因素的基础上,与成员之间建立一种思想、心理上的默契,要善于分权、放权,充分发挥整个班子的作用。
2. 要提高整个小学领导班子的威信
每个领导者在树立个人威信的同时,要注意树立和维护领导班子的整体威信。要建立领导班子的威信,必须注意注意以下几点:
(1)领导成员要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班子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优化班子结构的共同愿望,互相之间能开城公布,及时消除隔阂,工作中互相支持、适应,分工不分家,有全局观 念,对领导班子有强烈的认同感和相属感,切忌互相拆台,离心离德。
(2)领导成员作风正派,平等待人,处事公正,不谋私利,言而有信,能够取信于民。
(3)有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较高的工作效率。
3.重视领导班子进修提高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也日新月异,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断地进修提高,增强适应性是现代人的必需,领导班子尤其需要。每一个领导成员都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要重视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
4.重视小学新领导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选拔
抓好这一工作,对小学的发展,提高保教质量,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新的领导管理人员可从本园教职工中择优提升,也可外调,可采用任命制、选举制,亦可招聘,不论采用任何
方式和途径产生新的小学管理人员,都必须严格把关,从严任职资格。
参考文献:
1、谢秀丽编著.《小学工作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乐志红《上海教育科研》 2004年第11期
3、张燕编著《小学管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第2版)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
5、任宝崇《组织管理心理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浅谈小学的领导管理工作(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