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考虑如何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在课程开设时要以“中外兼修,古今并进,品类丰富”为原则。中外兼修是指在开设课程当中既有中国文学,又要有外国文学;古今并进是指课程开设时既要有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又要有现代汉语、当代文学;品类分丰富是指在教学内容当中既要有儿童文学又要有现代小说、历史评论等。通过品类丰富的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积淀学生文学内涵。
3.2增加实践环节
关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以往更多的认为这是一系列理论课程。但是所谓实践出真知,如果在教学中本着理实结合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则更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文学素养。如针对儿童文学开设实训课程。课程中要求学生阅读规定数量指定内容的儿童文学作品,完成指定数量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并录制视频。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尝试以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当中,会对文学作品有进一步的体会认知。同时对于小学教育当中的语言运用也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升。
3.3打造文学氛围
学生的文学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还需要我们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文学氛围。
3.4开展名师讲座
围绕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作品开展名师讲座,是打造校园文学氛围的重要手段。首先是在学校内打造一批,德艺双馨,广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名师。再由名师定期开展校园文学讲座。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学生,进行文学内容的探索。
3.5组织相关竞赛
在校园内有计划地定期开展各类文学相关的竞赛活动,如文学作品大赛、儿童文学读书会、文学话剧大赛、古典文学诵读大赛等。通过竞赛之前的宣传与准备工作,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文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学生的备赛阶段就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学生的比赛环节可以在校园内形成对良好的文学氛围。
3.6推进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学生日常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要积极推进学生文学社团的组织成立,并积极参与和配合日常活动的推进工作。让学生的文学社团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并,成为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团内成员,可以带动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学习。
小结
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专业教师一定要积极努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发展的情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共同入手,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学环境。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将各类文学作品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充分融合,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修改和完善学生评价指标当前主要是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而这正是导致传统作业存在、创造性作业无法推行的关键。而对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则选择性忽略,这就导致学校创造性作业无法正常推行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养成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这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开放和远程教育毕业实践报告(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