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文学素养的培养
小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初级阶段,也是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虽未发育成熟,但却是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都有着巨大作用。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语、数、英)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小学教育中各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其中针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需要通常开设儿童文学、文学理论、外国文学等多门文学相关课程,其目的是全面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文学素养关系到民族的文学素养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小学教师的文学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其他学科日常与学生的教学或沟通等多方面。因此小学教师的文学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文学的热爱程度,影响着学生文学素养水平的提高与否。因此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水平,可以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将较好的文学,修养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传递给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及文化自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培养方法
2.1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考虑如何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在课程开设时要以“中外兼修,古今并进,品类丰富”为原则。中外兼修是指在开设课程当中既有中国文学,又要有外国文学;古今并进是指课程开设时既要有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又要有现代汉语、当代文学;品类分丰富是指在教学内容当中既要有儿童文学又要有现代小说、历史评论等。通过品类丰富的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积淀学生文学内涵。
2.2增加实践环节
关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以往更多的认为这是一系列理论课程。但是所谓实践出真知,如果在教学中本着理实结合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则更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文学素养。如针对儿童文学开设实训课程。课程中要求学生阅读规定数量指定内容的儿童文学作品,完成指定数量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并录制视频。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尝试以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当中,会对文学作品有进一步的体会认知。同时对于小学教育当中的语言运用也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升。
2.3打造文学氛围
学生的文学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还需要我们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文学氛围。
2.4开展名师讲座
围绕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作品开展名师讲座,是打造校园文学氛围的重要手段。首先是在学校内打造一批,德艺双馨,广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名师。再由名师定期开展校园文学讲座。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学生,进行文学内容的探索。
2.5组织相关竞赛
在校园内有计划地定期开展各类文学相关的竞赛活动,如文学作品大赛、儿童文学读书会、文学话剧大赛、古典文学诵读大赛等。通过竞赛之前的宣传与准备工作,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文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学生的备赛阶段就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学生的比赛环节可以在校园内形成对良好的文学氛围。
小学教育文学素养的培养(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